永顺县,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州东北部,东邻张家界市境,西连龙山县、保靖县境,北接桑植县境[E5地名网www.ehome5.net],南临古丈县境,东南同怀化地区沅陵县境毗连,总面积3810.63平方千米。2019年,永顺县下辖12个镇、11个乡。2018年,永顺县常住人口44.71万人。
区划名称 | 永顺县 |
---|---|
行政级别 | 县 |
区划代码 | 433127 |
辖区面积 | 3810.63 km² |
人口数量 | 44.71 万人 |
车牌代码 | 湘U |
电话区号 | 0743 |
邮政编码 | 416700 |
行政驻地 | 灵溪镇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 |
地理位置 | 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州东北部 |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首车镇 | 433127101 | |
芙蓉镇 | 433127103 | |
永茂镇 | 433127104 | |
小溪镇 | 433127108 | |
青坪镇 | 433127109 | |
石堤镇 | 433127112 | |
万坪镇 | 433127113 | |
塔卧镇 | 433127114 | |
砂坝镇 | 433127115 | |
灵溪镇 | 433127116 | |
松柏镇 | 433127117 | |
泽家镇 | 433127118 | |
两岔乡 | 433127200 | |
西歧乡 | 433127202 | |
对山乡 | 433127203 | |
高坪乡 | 433127210 | |
朗溪乡 | 433127216 | |
润雅乡 | 433127220 | |
车坪乡 | 433127222 | |
毛坝乡 | 433127228 | |
万民乡 | 433127229 | |
盐井乡 | 433127230 | |
颗砂乡 | 433127238 |
秦时,属黔中郡。
西汉汉高祖(前206年),置酉阳县,治所在今治(灵溪镇)东南。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晋和南北朝时,均为酉阳县地。晋属武陵郡。宋属武陵太守。齐梁复属武陵郡。陈属沅陵郡。
隋代,置辰州,废酉阳,并迁陵,改为大乡县地,属沅陵郡。
唐天授二年(691年)析辰州,置溪州,永顺地属溪州大乡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溪州为灵溪郡,复名溪州,隶黔中道。
宋代为下溪州、南渭州、溶州等羁縻州地。下溪州治所地今东南30里旧司城,属荆湖北路。
元代,永顺境内设立永顺宣抚司,属四川行省;置麦著土村、会溪、施溶感化州和腊惹峒、驴迟峒,属湖广行省思州军民安抚司(治今贵州风冈);又设南渭州,属湖广行省新添葛蛮安抚司(治今贵州贵定)。
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永顺军民安抚司。洪武六年(1373年)升为永顺军民宣慰使司,辖“三州”、“六长官司”,时永顺境地有南渭、施溶二州、腊惹洞、麦著黄洞、驴迟洞、田家洞、施溶洞五长官司。清雍正五年(1727年)永顺土司彭肇槐请求纳土,改设流官。雍正七年(1729年)置永顺县,治所在今治灵溪镇,属辰沅永靖道永顺府。
民国元年(1912年),裁县留府,次年9月裁府改县,属辰沅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道制废,永顺直属湖南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攻克永顺县城,中共湘鄂川黔边区省委、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设境内塔卧,并成立了永保、郭亮县苏维埃政权。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湖南省在沅陵设立湘西绥靖处,永顺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六年,全省普设行政区九个,永顺属第三行政督察区辖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湖南划十个行政督察区,永顺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顺,隶湖南省永顺专区。
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改湘西苗族自治州),永顺为其代管。
195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永顺为其所辖。
2020年2月2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永顺县退出贫困县。
位置境域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东邻张家界市境,西连龙山县、保靖县境,北接桑植县境,南临古丈县境,东南同怀化地区沅陵县境毗连。介于北纬28°42′—29°27′、东经109°35′—110°23′之间,南北长77千米,东西宽76千米,总面积3810.63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1.8%,居第7位,占自治州总面积25%,居第1位。
地质构造
永顺县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西北与鄂西山地交界之处,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带。在湖南省地层分区中,地跨两区,列夕—抚志—青坪线以南为“武陵山区”,该线以北为“八面山区”。永顺县地层发育齐全,从元古代至新生代各时代地层都有分布。全县从南至北,地层时代从老到新。长官—永茂线以南,主要分布元古代地层,面积约占全县的16%,该线以北大部分地区为古生代地层分布,面积约占全县的80%;中生代地层分布在最北边的局部地区,面积很小,约占2%;新生代地层只是零星分布,面积也很小,约占2%。全县主要可分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县内褶皱构造较发育,其中可细分为向斜构造和背斜构造。县内大小断裂总共40多条,归纳起来有四组方向的断裂,即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向和南北向。这四组方向的断裂交错在一起,组成了永顺县构造的基本格架。
地形地貌
永顺县地处云贵高原东侧,雪峰山脉与鄂西山地屏峙南北,武陵山脉绵其境。其中县内海拔200米以下地面占土地面积3.5%;400—600米占39.1%;600—1100米占38.9%;1100米以上占18.5%。
永顺县境内山峦叠嶂,溪谷纵横,最高羊峰山海拔为1437.9米,最低小溪鲤鱼坪的明溪海拔为162.6米,高低相差1275.3米,地势比降为44.6‰。全境以中山、中低山山地貌为主,兼有山原、丘陵、岗地、平原多种类型,交错分布。县内溶洞多,规模大,类型结构复杂。据调查统计有成型溶洞180多个,规模较大的有车坪黑洞、猪鼻子洞、硝洞、风洞;首车螺丝洞;两岔老洞;艾坪风洞;大坝倒洞;松柏白眼上、下洞、五连洞;羊峰爬壁洞;杉木乌龟洞;毛坝穿洞等。其中以车坪黑洞最大,长1017米,平均宽50米,平均高15米,可利用面积3.5万平方米。这些溶洞质地坚硬,洞深壮阔,形态特征,化学沉积都各具特色。
气候特征
永顺县属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较足,雨量充沛,水热同步,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垂直差异悬殊,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小气候效应显著。
水文水系
永顺县属沅、澧水系。沅水流域面积3019.8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9.24%;澧水流域面积791.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0.76%。全县共有大小溪河33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干流长度大于5千米的河流70条,其中一级支流6条,二级支流16条,三级支流30条,四级支流13条,5级支流5条。全县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29千米。
沅水水系
酉水:是沅水一级支流。干流自保靖至南渭流入县境,经列夕、王村至镇溪流出县境。在县境河长67.5千米。1979年凤滩水电站大坝建成后,“高峡出平湖”,水产丰富,有旅游之便。汇入的支流主要有猛洞河、牛路河、泗溪河、施溶河、朗溪河。
猛洞河:为酉水最大支流,源于桑植上河溪马鬃岭西麓和龙山的分水岭。两源在两河口汇合后,自柳树坪由北向南流经29.5千米至吴家寨,与自南岸入口的首车河合流。再转向东南37.2千米至县城,与自北岸入口的连洞河合流。又转向正南流经30.4千米于那子溪,与由东入口的牛路河合流。向西南流经15千米至列夕新码头注入酉水。猛洞河全长158千米,经县境112.1千米,流域面积1732.4平方千米,河宽30—80米,多年平均流量28.73秒立方米,落差98米。牛路河:为猛洞河最大支流,源于塔卧镇粟南溪以上的茅花界,流经塔卧、车坪、吊井岩、麻岔老司城、抚志在格洞入猛洞河。其上段名灵溪河、中段名施(司)河、下段名牛路河。全长88.9千米,流域面积895.3平方千米,河宽30—60米。沿河接纳了仓坪、三家田、颗砂、万福、大明、石堤、羊峰等乡溪流,多年平均流量22.264秒立方米。
泗溪河:源于西歧乡陈家寨村透底沟,县境内长36.4千米,流域面积272.6平方千米,河宽20—40米,其中段称乜车河,流经和平、泽家、柏杨乡入酉水,多年平均流量3.196秒立方米。
施溶河(俗称溪河):源于朗溪乡云盘村,经回龙、长官、游溶溪入酉水。全长40.8千米,流域面积297.2平方千米,河宽20—40米,多年平均流量5.204秒立方米。
朗溪河:源于朗溪乡朗溪村,流至沅陵明溪口入酉水。境内长33千米,流域面积270.6平方千米,河宽10—20米,多年平均流量7.36秒立方米。
澧水水系
杉木河:为湖南省四大水系之一的澧水的南源。发源于县内万福山北麓,流经万坪、杉木、毛坝等乡镇,在桑植与永顺边界新村纳官坝、田谷河待溪河水,流经桑植两河口与澧水中源汇合。县境干流全长38.8千米,流域面积227.8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6.71秒立方米。属季节河。
万民岗河:源于五伦,横贯万民乡全境,长19.4千米,流域面积95.12平方千米,向东北入澧水南源,多年平均流量3.24秒立方米。
砂坝河:源于蟠龙洞,流经官坝乡田谷垭出境入澧水南源。全长13.8千米。流域面积53.63平方千米,河宽20—30米,多年平均流量1.66秒立方米。
桃子溪河:源于亚子溪,由南向北入澧水干流,境内长8千米,流域面积37平方千米,河宽30—40米,多年平均流量1.15秒立方米。
贺虎溪:发源于青坪乡桂竹村,经润雅入澧水干流,境内长24.9千米,流域面积172平方千米,河宽30—50米,多年平均流量4.624秒立方米。
永茂河:源于永茂镇的大溪湾,注入澧水,全长14.2千米,流域面积81.37平方千米,河宽20—30米,多年平均流量2.129秒立方米。
土壤类型
永顺县土壤主要由石灰岩(包括白云岩)、板页岩、紫色砂页岩、河流冲击物等母岩发育而成。山地土壤分为黄红壤、黄棕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紫色土等,土壤呈微酸性至弱碱性反应,肥力较高,适应多种植物生长。
植被条件
永顺县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区,植被生长繁茂,树种资源丰富,有乔木树种100个科252属663种,植被分布以天然次生混交林为主,尤其以小溪自然保护区分布最为典型,是亚热带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低海拨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是免遭第四纪冰川侵袭而唯一幸存的天然资源库。
水资源
永顺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365.9毫米,年平均径流总量33.1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38.72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10.2万千瓦,到2013年底,全县有水电站41处74台,总装机容量60275千瓦,设计年发电量20760万千瓦时。
土地资源
永顺县土地总面积380969.27公顷,其中农用地总面积364374.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5.64%,建设用地总面积8484.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3%,未利用地总面积8110.2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3%。其农用地:耕地面积39389.27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0.48%,园地面积3939.73公顷,占1.03%,林地面积298922.15公顷,占78.46%,牧草地面积519.26公顷,占0.14%,其他农用地面积21604.34公顷,占5.67%;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面积7245.9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交通用地面积837.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2%,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35.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9%,其他建设用地面积65.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2%;未利用地:水域面积4813.2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6%,滩涂沼泽面积252.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7%,自然保留地面积3042.3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永顺县土地利用以林地、耕地为主,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78.46%和10.48%。
植物资源
永顺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束植物221科974属2702种,其中蕨类植物41科87属296种,种子植物180科887属2406种,植物属种分别占全省的78.2%和62.5%,占湘西北的92%和87%,基本代表了湘西北植被区系的概貌。
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如下:
Ⅰ级保护的有7种:中华水韭、银杏、伯乐树、珙桐、光叶珙桐、南方红豆杉、灰木莲(落叶木莲)。
Ⅱ级保护的有37种:黄杉、巴山榧、蓖子三尖杉、长苞铁杉、鹅掌楸、厚朴、凹叶厚朴、乐东拟单性木兰、巴东木莲、樟木、沉水樟、闽楠、楠木、野大豆、青檀、榉树、银鹊树、任木、华榛、八角莲、天麻、白辛树、红椿、毛红椿、喜树、川黄檗、黄莲、拟高梁、独花兰、金荞麦、半枫荷。
动物资源
永顺县已知的野生陆栖脊椎动物有210种。哺乳纲动物46种,隶属7目21科;爬行纲动物2目8科29种;两栖纲动物2目7科22种;鸟纲12目34科113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5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33种,属省级重点保护对象的有10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如下: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金雕、斑羚。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猕猴、穿山甲、豺、黑熊、金鸡、苍鹰、红腹角雉、苏门羚、大鲵、虎纹蛙等33种。
矿产资源
永顺县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19种,矿产地121处,矿产类型主要包括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床和水气矿产5种。
(一)能源主要是可作燃料的煤和石煤以及新型清洁能源页岩气。煤矿分布在万民乡海角溪、万坪挪普界、龙家寨、官坝、桃子溪等地。其中以龙家寨煤矿为最大,煤矿矿层呈层状、似层状、遥镜状、串珠状、囊状或鸡窝状都有,很不稳定;石煤主要分布于南部的长官、永茂、回龙、朗溪、小溪等地,石煤层多产于寒武系牛蹄矿组地层中,多用做烧石灰的燃料;页岩气是存储与泥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夹层中非常规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主要分布在朗溪、永茂、青坪、回龙、长官、松柏、芙蓉等乡镇。
(二)黑色金色矿有铁矿、钒矿和镍钼矿。铁矿主要产地桃子溪。探明储量为1176.2万吨,初具中型规模。钒矿主要分布于永茂、回龙、朗溪、长官、小溪等地,预计钒矿资源量100亿吨。镍钼矿矿产地7处,主要分布在永茂镇黄泥老、芭蕉湾,青坪镇干溪湾、马洞,朗溪乡土地娅、云盘等地。
(三)县内有色金属矿有铜、钴、铝、汞和铅锌等。铅锌矿矿产地7处,主要分布于松柏杨云扎、泽家罗洞、车隆、塔卧、盐井小麻湾。以盐井小麻湾铝锌矿为丰。探明矿石资源量52万吨;铜矿矿点4处,有回龙展笔村黝铜矿,小溪乡河山洞铜锌矿、朗溪乡河仙洞及陈家洛铜矿,永茂乡六角庄黑辰砂黝洞铜矿;钴矿主要分布于芙蓉镇、抚志乡、永茂镇,为淋滤型矿化点。
(四)非金属矿产有磷矿、陶瓷原料、重晶石、土红、石英型砂、大理石和美工工艺原料等。
(五)县境发现矿泉水3处,主要分布在灵溪镇、松柏镇、润雅乡等地。
截至2018年末,永顺县总户数16.43万户,总人口54万人,其中男28.3万人,女25.76万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50.57万人,少数民族中土家族44.19万人,苗族6.12万人。常住人口44.71万人,其中:男23.3万人,女2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73万人,农村人口25.9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037人,死亡3124人,出生率11.02‰,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长率5.32‰。
综述
永顺县是土家族主要聚居地区,被专家称为中国土家族的主要发源地。历代溪州土司建治所于此,800余年土司自治制度平稳沿袭,人们的生活内容及方式变化较小,民族文化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相对封闭状态中静静地传承,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情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土家族打溜子、摆手舞、毛古斯舞、织锦技艺、哭嫁歌、吊脚楼、土家年等相继进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遗址
永顺县是土家族的发源地及历史上土家王朝——老司城的所在地。人口绝大部分是土家族后裔,有着其独特的“巴人文化”。土家族,新石器遗址,多处发现。上溯唐朝末年,江西彭氏,入主溪州,辖周边二十州。溪州铜柱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老司城遗址,是研究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宝库,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永顺县名列其中。
非遗文化
2010年,湖南省永顺县、古丈县共同申报的“土家族哭嫁歌”,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7。
2010年,湖南省永顺县与湖北咸丰县、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共同申报的“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类别,序号24。
民风民俗
永顺县保存完整的土家语、风习民俗,为许多专家学者提供了详实实证资料和文化原生态的遗存。土家毛古斯,2008年走进北京奥运会的赛场。过去的禁忌主要有以下一些:
正月初一:不准说不吉利的话和哭泣、吵架、骂人,特别当日清晨没吃东西以前要求更严,连带有“死”、“病”、“痛”、“穷”、“没有”、“不要”等字音的话都不能讲。所以这天都早起床,吃东西,动口以后,说话就自然些了。
腊月二十九日过年,饭上甄后,妇女要停止针线活,也不能洗衣服。年三十那天,禁止去水井挑水,说是这天龙王团年,不能惊他,否则,来年龙王会捣乱、遭水、旱灾害。这天不宰杀畜禽和伤害生命,让各种有生命的东西,都安全地度过“三十夜”。在吃年饭时,禁止菜汤泡饭,否则来年下大雨时,大水会冲垮田土。
永顺县主要景区(点)有猛洞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芙蓉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溪州铜柱、老司城遗址及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不二门遗址、羊峰古城遗址等九大“国”字号品牌。
芙蓉镇
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位于酉水之滨,距县城51千米。原为西汉酉阳县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称。享有酉阳雄镇、湘西“四大名镇”、“小南京”之称。《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 |
|
天下第一漂
永顺县猛洞河漂流景区位于猛洞河支流司河,全长47千米。两岸多为原始次森林,葱葱郁郁,水流湍急,碧绿清亮,有十里绝壁,十里瀑泉,十里画卷,十里洞天之誉。其中有急流险滩108处,大小瀑布20处。特别是哈妮宫、三角岩、鸡笼门、遇仙峡(捏土)、阎王滩、落水坑、梦思峡、鲤鱼剖肚、三大炮等景点,2002年2月,“天下第一漂”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是中国旅游服务行业唯一的著名商标。 |
|
猛洞河平湖景区
位于猛洞河的下游,上起猴儿跳,下至龙门峡,全长45千米(含酉水一段),因酉水下游凤滩水电站的建成,库水上涨而形成。平湖两岸,石壁劈立,其中有龙门峡、观音洞、八音石瓜洞、金狮洞、鸳鸯峡、金蟾洞、断臂石、三月鼎寺、小龙洞、大圣峡、阴阳神风洞、猴儿跳、仙女峡、风流岩、老司岩等15个主要景点、列为湖南十大风景区之一。 |
|
老司城
位于县城东20余千米处的麻岔乡司城村。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统治的古都,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土司古墓群多集中于司城紫金山、雅草坪、帕桶湖三个地方,其中以紫金山最多。明代一些名土司彭显英、彭冀南等人的坟墓至今尚保存完好。古墓群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
地处永顺县东南部,毗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猛洞河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4800公顷,其中核心区6133公顷,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大片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区内珍稀植物种类繁多,有珙桐、红豆杉、柏乐树、银鹊树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3种,原始次生林中还存有金钱豹、云豹、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保护动物68种。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被权威专家学者考察论证为中南十三省唯一免遭第四纪冰川侵袭的原始次生林天然资源宝库。 |
|
红区塔卧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塔卧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东北部、地处东经109’45”,北纬29’20’,平均海拔380米,东西直径17.5千米,南北宽20千米。东与张家界市永定区罗塔坪乡交界,南与永顺县颗砂乡相连,西与永顺县万坪片区毗邻,北与张家界市桑植县利福塔镇接壤,总面积350.2平方千米。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永顺塔卧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
不二门风景区是一座国家级的国家森林公园,是省内的佛教胜地之一。位于县城南1.5千米的猛洞河畔,总面积达30平方千米,是猛洞河风景区的北大门。以石奇、温泉、石刻、观音朝拜为其特色。《乌龙山剿匪记》与《湘西剿匪记》均在此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