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简称“商”,河南省地级市,商丘介于东经114°49'-116°39',北纬33°43'-34°52'之间,东西横跨168千米,南北纵贯128千米,东望安徽淮北、江苏徐州,西接河南开封,南襟河南周口、安徽亳州[E5地名网www.ehome5.net],北临山东菏泽、济宁。商丘市总面积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6.4%,区域面积10704平方千米。
商丘市地貌按其成因和形态类型的特征,分为黄河冲积平原、淮河冲积平原、剥蚀残丘三大类型区,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区。商丘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商丘市属淮河流域,分属洪泽湖、涡河、南四湖三大水系。
商丘市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商文明的诞生地,有“华商之源”的美誉。
区划名称 | 商丘市 |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
区划代码 | 411400 |
辖区面积 | 10704 km² |
人口数量 | 733.36 万人 |
车牌代码 | 豫N |
电话区号 | 0370 |
邮政编码 | 476000 |
行政驻地 | 睢阳区府前路1号 |
气候条件 | 温带季风气候 |
地理位置 | 华北平原南端,河南省东部 |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梁园区 | 411402 | 542 km² |
睢阳区 | 411403 | 890 km² |
民权县 | 411421 | 1200 km² |
睢县 | 411422 | 926 km² |
宁陵县 | 411423 | 798.12 km² |
柘城县 | 411424 | 1048 km² |
虞城县 | 411425 | 1558 km² |
夏邑县 | 411426 | 1481 km² |
豫东综合物流产业聚集区 | 411471 | 42 km² |
商丘经济开发区 | 411472 | 66 km² |
永城市 | 411481 | 2068 km² |
地名由来
据史载,商族始祖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后迁徙,后人便称商族人居住过的废墟之地为“商丘”。
建制沿革
公元前24世纪,帝颛顼曾建都于商丘。商朝(约前16世纪),契的十三世孙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初都南亳。
周朝(约前11世纪),周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称宋国,都宋城。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封建,行郡县,商丘属砀郡(郡治今永城市芒山镇)。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梁国,属豫州。
三国黄初元年(220年),称梁郡。
隋开皇初年,梁郡废,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宋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置睢阳郡,属河南道。
后唐,改称归德郡。
北宋初,复置宋州,景德三年(1006年)升宋州为应天府,为宋朝陪都。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改南京(应天府)为归德府。归德府之名自此始。
元朝,为归德府,属河南布政使司。
金承安五年(1200年),改称归德府。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降府为州,属开封府。
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归德州复升为府,始置商丘县,府领州一:睢州,县八:商丘县、宁陵县、鹿邑县、永城县、虞城县、考城县、柘城县、夏邑县。
清朝,沿明制,仍为归德府,属河南省。
民国二年(1913年),裁归德府。
民国十八年(1928年),起称商丘。
1948年11月,解放后为豫皖苏第一行政区。
1949年3月,改为河南省商丘专区。
1950年5月,商丘县城关区改建为商丘市,原商丘市改为朱集市。
1968年,改为商丘地区。
1997年6月,撤地设商丘市。
位置境域
商丘介于东经114°49'-116°39',北纬33°43'-34°52'之间。东西横跨168千米,南北纵贯128千米,东望安徽淮北、江苏徐州,西接河南开封,南襟河南周口、安徽亳州,北临山东菏泽、济宁。商丘市辖区面积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6.4%,区域1070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商丘市域平原面积10623平方千米,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9.24%。商丘山丘面积81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0.76%。商丘除永城市境内有小面积孤山残丘外均为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为30米~70米,坡降为1/5000~1/7000。历代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和改道,加之长期雨水、风力等自然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形成了许多沙丘、滩地、背河洼地、湖洼地等相互交错分布的平原地貌,按成因可分为剥蚀残丘和沉积堆积两种类型。商丘市地貌按其成因和形态类型的特征,分为黄河冲积平原、淮河冲积平原、剥蚀残丘三大类型区,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区。
气候
商丘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风多日暖,干旱少雨;夏季受偏南风影响,炎热多雨,水热配合较好,适宜农作物生长,但亦间有阵雨、冰雹带来危害;秋季雨量偏少,日照充足。按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候平均气温10℃以下为冬季,22℃以上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季。商丘市冬季较长,夏季次之,春、秋两季明显较短。
商丘市市区多年来平均年降水量711.9毫米,相应降水总量5913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76.8毫米,径流总量640.5万立方米。
水文
商丘市属淮河流域,分属洪泽湖、涡河、南四湖三大水系。境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骨干河流有涡河、惠济河、沱河、黄河故道、浍河、大沙河、王引河等。河流大多呈西北东南流向,大致平行相间分布,多属季节性雨源型,汛期遇大雨、暴雨,河水猛涨,洪峰显著,水位、流量变化很大。
水资源
商丘全市多年平均天然水资源总量22.84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千米21.34万立方米,亩均水资源240立方米,人均水资源303.6立方米。
汉代梁国王陵群地宫及汉代兵马俑商丘市地下水静储量为2.14亿立方米。埋藏在60米以内的浅层水,由于受到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田间灌溉回归水两种补给,储水量较为丰富,年允许开采量为1628.1万立方米。60米至170米有较厚的含水砂层。170米以下(深水层)的富水区和中等富水区面积广,铁路以南深度350米至420米,有一分布较稳定的深层承压含水层(组),细砂及中细砂含水层厚达33米至55米,单位出水量4.85-6.80吨/时·米。
植物资源
商丘市由于受地形和气候影响,形成比较单一的植被类型,但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商丘市区除自然生长的草本植物零星分布外,皆是栽培植物种类组成的人工植被,在河南省植被区划中,属黄淮平原栽培植物区。历年来随着农业发展和城市绿化,植物种类、数量都有明显变化。农作物的秋粮结构,建国初期主要是大豆、谷子、高粱等,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改为玉米、大豆等。在植树造林方面,由于果树、观赏树和用材树等多种树种的增加,更丰富了城乡的植物种类。商丘泡桐资源丰富,商丘市桐木蓄藏量达8000万立方米,被誉为中国泡桐之乡。
动物资源
商丘市野生动物,兽类:有草兔、鼠、仓鼠、黄鼬、刺猬、山猫、狐、獾、蝙蝠等。鸟类:有麻雀、灰喜鹊、家燕、赤腰燕、黄鹂、大杜鹃(布谷)、四声杜鹃、鹌鹑、家鸽、斑鸠、啄木鸟、大苇莺、喜鹊、百灵、乌鸦、黑卷尾、猫头鹰、雀鹰(鹞鹰)、鸢(老鹰)、鸿雁、金丝雀、画眉、黄雀等。爬行类:有壁虎、麻蜥、蛇、鳖等。两栖类:有蛙类、蟾蜍等。昆虫类:果木害虫主要有天牛、蓑蛾、榆蓝金花虫、蚱蝉(知了)。农作物害虫主要有:蚜虫、蝼蛄、蛴螬(成虫称金龟子)、玉米螟、地老虎、粘虫、小麦叶蜂、粟灰螟、豆天蛾(幼虫称豆虫)、豆荚螟、豆杆蝇、造桥虫、棉红铃虫、金刚钻、盲椿象、蓟马、蝗虫、介壳虫、叶蝉、菜粉蝶等。捕食害虫的天敌昆虫主要有:瓢虫、草蛉、赤眼蜂、步行虫、食蚜蝇、螳螂、胡蜂等。其它昆虫有:蚊、蝇、蚤、蚂蚁、臭虫、蜻蜓、蟑螂、羽虱、蚰蜒等。鱼类有:鲤鱼、花鲢、白鲢、草鱼、鲫鱼、鲇鱼、鳝鱼、泥鳅等。
矿产资源
截至2016年,商丘市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17种,占全省已发现106种矿产的16%。商丘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年产量2800万吨,已进行过地质勘探工作的矿产地15处。境内新发现的通柘煤田,储量230亿吨,是河南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煤田。
(睢阳)商丘博物馆人口数量
2019年末,商丘市总人口930.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3万人。常住人口733.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8.7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4.83%,比上年末提高1.5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0.79万人,出生率11.62‰;死亡人口6.56万人,死亡率7.07‰;自然变动净增人口4.23万人,自然增长率4.55‰。
民族构成
商丘市主要有回、汉2个民族,但也有其他少数民族在此定居。这些民族是: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傣族、黎族、土家族、土族、撒拉族、裕固族等。
截至2016年底,商丘市共有少数民族43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6.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85%,主要有回、蒙古、满族等。回族人口16万,其中回族人口总数居河南省第二位。属于民族大市,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39个,其中民族乡(镇)4个,少数民族聚居村93个。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显著特征,是典型的民族散杂居地区。
方言
商丘市由一个小集镇发展成为新兴城市的特殊历史,使县、市方言逐渐有了差别。陇海铁路通车后,朱集车站方便的交通条件招来了鲁西南各县的大批商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鲁西南战事频繁,又有大批居民和商人携家带眷来朱集车站定居。建国后,商丘地区各县迁居商丘市的人口日益增多,通过数十年的社会交往、融合,来自鲁西南的多数居民及其后裔也都"入乡随俗",商丘方言占了主导地位。但其中也融进不少鲁西南方言。
宗教
解放前夕,传入商丘的基督教丰要有三个宗派,即基督教圣公会、基督教浸礼会和基督教刘庄自立会。
伊斯兰教是伴随着回回民族迁至朱集而传入的。回回民族在商丘市先后建5坊清真寺。市内2坊:东清真寺和西清真寺;市郊3坊:苏庄清真寺、刘庄清真寺和石庄清真寺。
民国十五年(1926年)初,西班牙神甫圣道立来朱集车站开辟教堂,在复兴三街25号处买地皮32亩,房屋31间,于5月22口设立朱集车站天主教堂(当时教堂所置买的地皮包括今职业高中、东风小学、牲畜交易所)。
饮食
商丘是中华烹饪鼻祖伊尹的诞生地,烹饪汇古今于一炉,地方特色各类名吃有千余种之多。商丘菜法取乎自然,用料真实,原汁原味,有色香味浓之誉,无华而不实之嫌。所用器皿也是大盘子、大碗,看上去大开眼界,吃起来大气磅礴。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尽显中原传统烹饪技艺的菜肴有砂锅羊肉、子衣炖甲鱼、乌鸡炖子衣、垛子羊肉、虫草炖葫芦鸡腿、炸八宝葫芦鸭、葱烧梅花参、翡翠鱼肚、三秋烤河鳗等。还有开花烧饼、葱油饼、胡辣汤、油茶等一些特色小吃。
火文化
商丘市睢阳区是“三皇之首”、“火祖”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的地方,是“火神”阏伯司火的胜地。“燧皇陵和阏伯台作为中国火文化的发源地和重要流传地,承载着中国火的发明史和管理史。燧人氏发明的人工钻木取火,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舞蹈
商丘市民间舞蹈有竹马和旱船。竹马、旱船传入朱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竹马,是以竹篾为骨架,用铁丝或绳子捆扎成形。用染上各种颜色的麻作为马身的全毛和马尾,马头用布包缠并饰以彩绘,脖子上挂一串鸡蛋大的铜铃,将竹马装扮得栩栩如生,酷似活马。马腹背处留出空位供演员站立。表演时男女人数相等,多者各12人。旱船的制作是用竹篾绑扎成船状,四周用彩绸围起来,在下部画水浪波纹。船上面用四根竹竿撑起一个布凉棚,前后以各色花朵和绣球装饰点缀。乘船人打扮成油头粉面、身穿古装的小姐,摇船人则扮作白发银须的老艄公。在商丘市流传的还有花篮舞、推小车、踩高跷、鬼会、舞龙灯、老背少、独杆轿等一些各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节目。
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丘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分类 |
序号编号 |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 |
遗产地点 |
---|---|---|---|
民间文学 | 537Ⅰ-50 | 木兰传说 | 虞城县 |
民间戏剧 | 194Ⅳ-50 | 四平调 | 商丘市 |
传统舞蹈 | Ⅲ-43 | 麒麟舞 | 睢县 |
遗产分类 |
序号编号 |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 |
遗产地点 |
---|---|---|---|
民间信仰 | 140XⅢ-7 | 火神祭祀 | 睢阳区 |
民间文学 | 2Ⅰ—32 | 伊尹传说 | 虞城县 |
传统美术 | 22Ⅱ-4 | 柘城李秀山泥塑 | 柘城县 |
5Ⅱ—9 | 民间剪纸 | 夏邑县 | |
15Ⅱ-45 | 木雕(夏邑王氏木雕) | 夏邑县 | |
传统舞蹈 | 63Ⅳ-11 | 麒麟舞 | 睢县 |
50Ⅳ-33 | 庆丰花鼓舞 | 梁园区 | |
14Ⅳ—35 | 肘阁(宁陵肘歌) | 宁陵县 | |
16Ⅳ-39 | 竹马舞(民权竹马舞) | 民权县 | |
民间曲艺 | 63Ⅵ-9 | 大鼓书(鼓词) | 柘城县 |
65Ⅵ-11 | 豫东琴书 | 柘城县、民权县、永城市 | |
45Ⅵ—13 | 渔鼓道情 | 夏邑县 | |
26Ⅵ-2 | 河南坠子 | 商丘市 | |
民间戏剧 | 88Ⅴ-21 | 二夹弦 | 睢县 |
61Ⅴ-28 | 花鼓戏 | 虞城县 | |
17V—6 | 目连戏 | 睢阳区 | |
传统技艺 | 100Ⅷ-42 | 月夭韭汤 | 夏邑县 |
102Ⅷ-44 | 张弓酒传统酿制技艺 | 宁陵县 | |
76Ⅷ—67 | 酱菜腌制技艺[大有丰酱菜腌制技艺,三园斋味合酱菜腌制技艺] | 睢阳区、柘城县 | |
35Ⅷ—45 | 毛笔制作技艺(刘腾龙毛笔制作技艺) | 宁陵县 | |
41Ⅷ-76 | 坠胡制作技艺(王氏坠胡制作技艺) | 夏邑县 | |
传统医药 | 83Ⅸ—8 | 口腔咽喉疾病疗法(张氏喉科) | 柘城县 |
85Ⅸ-10 | 中医外科(张八卦中医外科) | 民权县 | |
65Ⅸ-21 | 史家中医药组方 | 商丘市 |
文保单位
截至2016年底,商丘市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
世界文化遗产通济渠商丘南关段(中国大运河) | 通济渠商丘夏邑段(中国大运河) |
李庄遗址 | 新石器时代至商代 | 柘城 |
造律台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永城 |
王油坊遗址 | 新石器时代至商代 | 永城 |
孟庄遗址 | 商代早期 | 柘城 |
宋国故城 | 西周 | 睢阳 |
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 | 西汉早期 | 永城 |
汉梁王墓群 | 汉代 | 永城 |
柘城故城(含夏姬墓、邵园汉墓) | 汉代 | 柘城 |
徐堌堆汉墓群 | 西汉 | 梁园 |
大运河商丘南关码头遗址 | 隋至宋 | 睢阳 |
大运河夏邑济阳段 | 隋至宋 | 夏邑 |
圣寿寺塔 | 北宋 | 睢县 |
崇法寺塔 | 北宋 | 永城 |
归德府城墙 | 明代 | 睢阳 |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 1948年 | 睢阳 |
燧人氏陵 | 旧石器时代 | 睢阳区 |
营郭遗址 | 旧石器时代至汉代 | 虞城 |
阏伯台 | 新石器时代 | 睢阳区 |
葛城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宁陵 |
清凉山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夏邑 |
牛牧岗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民权 |
吴岗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民权 |
黑堌堆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永城 |
马头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夏邑 |
三里堌堆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夏邑 |
吴家寺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夏邑 |
丁堌堆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宁陵 |
乔寨遗址 | 新石器时代、商 | 睢县 |
李岗遗址 | 新石器时代、商 | 民权 |
周龙岗遗址 | 新石器时代、商、周 | 睢县 |
魏固堆遗址 | 新石器时代、商、周 | 虞城 |
洪福遗址 | 新石器时代、战国 | 永城 |
费侯亭遗址 | 新石器时代至秦 | 永城 |
蔡楼遗址 | 商、周 | 夏邑 |
微子墓 | 西周 | 睢阳区 |
三陵台 | 春秋 | 梁园区 |
匡城故城 | 战国 | 睢县 |
庄周墓(含庄周故里) | 战国 | 民权 |
陈胜墓 | 秦代 | 永城 |
枣冢庙 | 西汉 | 睢阳区 |
僖山画像石墓 | 汉代 | 永城 |
孔子还乡祠 | 唐代 | 夏邑 |
《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石幢、颜鲁公祠 | 唐代 | 睢阳区 |
白云寺 | 唐代 | 民权 |
无忧寺塔 | 唐代 | 睢县 |
睢州故城 | 宋代 | 睢县 |
大圣寺石塔 | 元代 | 夏邑 |
孝烈将军祠像(木兰祠及木兰像)辩正记碑(2通) | 唐代、元代、清代 | 虞城 |
归德府文庙 | 明代 | 睢阳区 |
东关清真寺 | 明代 | 睢县 |
袁家山 | 明代 | 睢县 |
皇沟酒古窖池 | 明代、清代 | 永城 |
芒砀山文庙(含郭塔、夫子崖) | 清代 | 永城 |
汤家祠牌坊(含祠堂内石碑) | 清代 | 睢县 |
青铜寺大殿 | 清代 | 夏邑 |
杨氏寿坊 | 清代 | 夏邑 |
穆氏四合院 | 清代 | 睢阳区 |
侯氏故居 | 清代 | 睢阳区 |
壮悔堂 | 清代 | 睢阳区 |
任家大院 | 清代 | 虞城 |
宁陵清真寺 | 清代 | 宁陵 |
洪林寺 | 清代 | 睢阳区 |
天主教南堂 | 1924年 | 睢阳区 |
大张庄清真寺 | 1936年 | 民权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旧址 | 1940年 | 永城 |
鲁雨亭故居(含鲁雨亭烈士墓、鲁紫铭碑林) | 1940年 | 永城 |
李馆地道战旧址 | 1940年 | 民权 |
彭雪枫烈士殉国纪念地(彭雪枫将军纪念馆) | 1944年 | 夏邑 |
淮海战役总前委后勤机关旧址 | 1948年 | 睢阳区 |
淮海战役陈官庄战斗纪念地 | 1948年 | 永城 |
中共中央中原局扩大会议旧址 | 1949年 | 睢阳区 |
戏曲
清乾隆年间,艺人蒋扎子将豫剧祥符调由开封朱仙镇传入商丘,经与当地语言结合,产生豫东调,为豫剧四大流派之一,商丘遂成为豫东调之乡。豫东调流行于豫东各县及鲁西南、皖北、苏西北等地区。其板式结构、伴奏乐器和音乐调式都同于祥符调,而在旋律进行上则长于跳进和节奏变化,唱法上善用偷字、闪板、加衬、叠句等。
四平调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苏北花鼓的基础上,吸收评剧、豫剧、曲剧、京剧的音乐成分创建的一个年轻剧种,流行于豫、鲁、苏、皖交界地区农村。建国后,扩展至陕、晋、冀等省的广大城乡。唱腔音乐多为宫调式。男女声均以真嗓为主,真假嗓相结合,并保持了花鼓的说唱成分,适于表现接近群众生活的现代题材戏剧。
节日
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简称“台会”,老百姓又称其为“朝台”。它是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火神)的祭祀演变而成,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八,许多前来参加祭祀和庙会的人们,为阏伯添土圆坟并以敲打木棒石块、吟诵悼念之词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阏伯。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台”的人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盛,至唐代已发展成为相当隆重的庙会。据考证,火神台庙会至清代乾隆年间最为盛大,影响深广,声名远播。除火神台庙会以外,在商丘还有白云寺庙会、芒砀山庙会、玉皇庙会、伊尹墓庙会和木兰庙会等。
节日展会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 | 柘城炎帝朱襄氏祭祖大典 |
庄子文化节 | 木兰文化节 |
中国夏邑长寿文化节 | 葛天古韵音乐节 |
睢县北湖旅游文化节 | 中国·宁陵梨花节 |
中国商丘食品博览会 | 河南省民间传统体育大会 |
文学作品
年代 |
作者 |
作品 |
---|---|---|
先秦 | 殷商后裔 | 《商颂》(五篇) |
唐代 | 李白 | 《梁园吟》《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
杜甫 | 《遣怀》《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 |
高适 | 《宋中十首》《奉酬睢阳李太守》《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宋中别司功叔,各赋一物得商丘》《别董大二首》《别韦参军》《酬庞十兵曹》《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 |
王昌龄 | 《梁苑》 | |
王维 | 《送李睢阳》 | |
储光羲 | 《登商丘》 | |
崔曙 | 《送薛据之宋州》 | |
张谓 | 《别睢阳故人》 | |
李端 | 《过宋州》 | |
贾岛 | 《寄宋州田中丞》 | |
刘禹锡 | 《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 | |
韦应物 | 《睢阳感怀》 | |
岑参 | 《山房春事》《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 | |
宋代 | 范仲淹 | 《睢阳学舍书怀》 |
黄庭坚 | 《送朱贶中允宰宋城》 | |
王安石 | 《次韵冲卿过睢阳》《宋城道中》《次韵奉和蔡枢密南京种山药法》 | |
欧阳修 | 《贺鸿庆宫成奉安三圣御容表》 | |
王仲旉 | 《南都赋》 | |
苏轼 | 《南都妙峰亭》《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 | |
苏辙 | 《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将至南京雨中寄王巩》 | |
苏颂 | 《次韵林次中察院经过南都见寄》《元日鸿庆宫朝拜二十韵》 | |
夏竦 | 《送修撰杨学士留守南京》 | |
秦观 | 《和刘仆射感旧言怀寄苏左丞左丞昔守南京仆射》 | |
张耒 | 《泊南京登岸有作呈子由子中子敏逸民》 | |
杜衍 | 《睢阳五老图》 | |
梅尧臣 | 《资政王侍郎南京留守》《送王正卿寺丞赴睢阳幙》 | |
宋高宗赵构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 |
韩元吉 | 《汴都至南京食樱桃》 | |
周麟之 | 《中原民谣·归德府》 | |
金朝 | 元好问 | 《雪香亭杂咏》 |
明代 | 曹琏(河南按察司佥事) | 《过睢阳》 |
宋绣 | 宋州柳编 | 商丘剪纸 | 夏邑宫灯 | 刘腾龙毛笔 | 商丘玉米皮编织 | 鸳鸯转香壶 | 芒砀山泥响 |
小磨香油 | 酥制培乳 | 柘蒜 | 柘城三樱椒 | 睢州烧鸡 | 宁陵徐家火腿 | 糁汤 | 睢州烧饼 |
安平煸炒鸡 | 裴桥西瓜 | 哨子汤 | 虾子烧素 | 柘丝 | 睢州老四样 | 襄邑抹猪 | 啥汤 |
民权葡萄酒 | 张弓酒 | 睢酒 | 汉白明月酒 | 林河酒 | 夏邑汤 | 焦咯炸 | 宁陵杠子馍 |
柘城胡芹 | 虞城乔藕 | 宁陵酥梨 | 柘城鸡爪麻花 | 商丘水激馍 | 贾寨豆腐干 | 惠楼山药 | 郭村烧鸡 |
永城辣椒 | 永城枣干 | 永城面粉 | 酂城糟鱼 | 永城酥梨 | 薛湖牛肉水煎包 | 民权河蟹 | 魏庄麻糖 |
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 |
商丘古文化旅游区 | 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景区 | 睢县北湖景区 | 日月湖景区 |
庄子文化旅游景区 | 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 | 柘城容湖生态旅游区 | 睢杞战役纪念馆 |
承匡古城景区 | 太丘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区 | 王公庄文化旅游景区 |
古文化游 |
燧皇陵、炎帝朱襄氏陵、葛天氏陵、仓颉墓、帝喾陵、阏伯台、商均墓、商祖祠、伊尹祠、伊尹墓、商汤庙、微子祠、微子墓、箕子冢、宋襄公墓、孔子还乡祠、文雅台、庄周墓、陈胜墓、汉梁王墓群、刘邦斩蛇碑、造律台、梁园、张飞寨、木兰祠、商丘古城、宋国故城、蒙县故城、应天府书院、月老祠、隋唐大运河商丘码头遗址、张巡祠、张巡墓、八关斋、归德府文庙、壮悔堂、无忧寺塔、圣寿寺塔、白云寺、开元寺、庄子文化旅游景区、华商文化遗产主题公园 | |
---|---|---|
红色游 |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李馆地道战旧址、睢杞战役烈士陵园、睢杞战役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旧址、彭雪枫将军纪念馆、睢县抗日联合政府旧址、睢县刘庄平民夜校旧址、张公店歼灭战纪念地、新四沟、鲁雨亭烈士墓、鲁雨亭故居、鲁雨亭纪念馆、中共中央中原局扩大会议旧址、毛主席视察黄楼纪念馆 | |
生态游 |
河南柘城容湖国家湿地公园、河南睢县中原水城国家湿地公园、河南虞城周商永运河国家湿地公园、河南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芒砀山地质公园、响河水利风景区、永城沱河日月湖水利风景区、虞城森林公园、天泉湖、天沐湖、秋水湖、商丘南湖、龙泽湖、千树园、万亩梨园、科迪生态牧场、双八镇草莓基地 |
时期 |
人名 |
---|---|
古代 | 商汤、惠施、墨翟、庄子、宋钘、灌婴、栾布、申屠嘉、戴德、戴圣、焦延寿、桥玄、杨泉、魏元忠、崔曙、王怀隐、戚同文、戚同文、石延年、张方平、潘礼、宋纁、沈鲤、袁可立、李汝华、吕坤、侯恂、徐作肃、侯方域、宋荦、姚海观、肖玉金、谢世堂、孟广瀛、徐崇懋、褚纪雯 |
近代 | 井俊起、李学品、王尚济、曹兴奎、张朝臣、程先敏、武景善、潘吉祥、马子宽、孟昭行、徐华章、谢裕东、朱义才、叶诚宪、王玮西、孙端夫、刘崇清、李秀荣、杨学付、董存鹏、冯纪汉、王九轻、申其贤、杜文进、杨世恂、李云龙、李宏林、陈照点、李永才、蒋承明、张明周、王正源、张广生、张连山、史金良、王继秀、杨振启、宋克彬、陈文茂、殷效舜、谢善修、苏星、梁树今、陆含华、谭勋、王浚明、梁树藩、穆可培、莫阳、汪时太、熊珠林、苏枫、林路、祁钦发、刘汉屏、路统归、宋崇华、李良官、苏元吉、权家保、徐友成、卢光祖、杨格明、朱慈源、潘好友、贾存莲、高太宁、刘忠河 |
现代 | 陈维行、金守平、张林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