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县,海南省直辖县,位于海南岛的中部偏东北,介于东经110°7′-110°31′,北纬19°13′~19°44′之间,总面积1197平方千米。定安县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阳光充足[E5地名网www.ehome5.net],雨量充沛。截至2018年,定安县辖10个镇。截至2018年末,定安县常住人口29.76万人。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6月,建制定安县;1988年,海南建省,隶属于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东环高速公路从定城镇东部穿过,海榆东线、中线公路贯通全境。定安县是琼剧的发源地,有中国民间文化(琼剧)艺术之乡称号。南丽湖名胜风景区、文笔峰道家文化旅游区、海南热带飞禽世界、定阳古城(定城)、见龙塔、太史坊、八角殿、张岳崧故居、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等自然人文景点。
区划名称 | 定安县 |
---|---|
行政级别 | 省直辖县 |
区划代码 | 469021 |
辖区面积 | 1197 km² |
人口数量 | 30.1 万人 |
车牌代码 | 琼C |
电话区号 | 0898 |
邮政编码 | 571200 |
行政驻地 | 定城镇兴安大道 |
气候条件 | 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
地理位置 | 海南省东北部 |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定城镇 | 469021100 | |
新竹镇 | 469021101 | |
龙湖镇 | 469021102 | |
黄竹镇 | 469021103 | |
雷鸣镇 | 469021104 | |
龙门镇 | 469021105 | |
龙河镇 | 469021106 | |
岭口镇 | 469021107 | |
翰林镇 | 469021108 | |
富文镇 | 469021109 |
名称由来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6月析琼山县南境置定安县,以示安定本地区,以此得名。
建制沿革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县境归属曋都县,隶属珠崖郡,治所驻地在今琼山东潭(今铁桥附近);初元三年(前46年),县境归属朱卢县,隶属合浦郡。
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县境归属珠崖县,隶属合浦郡。
三国时期吴国赤乌五年(242年),县境归属朱官县,隶属珠崖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县境归属朱官县,隶属合浦郡。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县境归属朱官县,隶属交州。
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1年),县境归属崖州,隶属广州都督,治所驻地在今儋州北;同时,冼夫人实行安抚,千余峒黎人归附,黎汉杂居。
隋大业六年(610年),县境归属颜卢县,隶属珠崖郡,治所驻地在琼山市区(今海口境内)。
唐武德五年(622年),县境归属颜城县,隶属崖州;贞观元年(627年),县境归属舍城县,隶属崖州;贞观五年(631年),析舍城置琼山县,定安县地属琼山县,以琼山、富云、博辽、临机、万安5县置琼州,州治在今海口市旧州镇;贞观十三年(639年),琼山分为颜罗、曾口、容琼3县,定安属于颜罗县;咸通五年(864年),县境归属忠州,隶属安南都护府,所驻地在颜罗县南境黎峒,存在7年,下不设县;咸通十二年(871年),县境归属琼山县,隶属琼州。
唐亡后,五代时属于后汉,建置不变。
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县境归属镇州,隶属琼管安抚司,治所驻地在黎母山东部的虞岭;此时,南部属镇州的镇宁县,北部仍属琼山县;政和元年(1111年),县境归属琼山县,隶属琼管安抚司。
南宋时期,建置不变。
定安县建置于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天历二年(1329年),升定安县为南建州,直属于海北(今广西北海市)元帅府。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南建州为定安县;洪武三年(1370年),县治于次年迁到定阳(今定城)。
清代不变。
民国时期,定安县民国政府设在定城,隶属琼崖绥靖委员会公署、琼崖行政委员会、广东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海南特别行政区长官公署等。
1950年,定安县人民政府隶属于海南军政委员会,县政府设在定城旧县衙。
1951年,隶属于海南行政公署。
1958年12月,与屯昌县合并为定昌县,县政府驻地为屯城。
1961年5月,恢复定安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定城。
1985年,隶属于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
1988年,海南建省,隶属于海南省人民政府。
位置境域
定安县位于东经110°7′-110°31′,北纬19°13′-19°44′之间,地处海南省东北部内陆,南渡江中游南畔,东与文昌市接壤,东南和南同琼海市相连,西南和西与屯昌县毗邻,西北与澄迈县交界,北和东北与海口市接壤。县境东西宽45.50千米,南北长68千米。全境面积1197平方千米。
地质
地层
定安县地层主要有寒武系陀烈群、白垩系上统报万群、第四系下更新统湛江组和三迭系新昌群地层。
岩石
定安县地质主要由砂页岩、玄武岩、火山灰岩、花岗岩等岩石构成。
砂页岩是由各种碎硝物质和胶结物组成,形成于新生晚代第三纪的上新世,距今220万年,是全县的主要成土母质,主要分布在雷鸣、富文、坡寨、新竹、居丁的全部和龙州、定城、仙沟、永丰的大部分。玄武岩是新生晚代第三纪至第四纪的第一期形成的橄榄玄武岩,形成于300—400万年前,多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主要分布在金鸡岭一带,包括龙门大部分,黄竹部分和金鸡岭农场。幼龄玄武岩是火山灰岩,生成晚于第一期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岭口、翰林、龙塘的大部分和龙门的局部地区。花岗岩属于中生代第四期侵入岩,形成介于早晚白垩纪之间,距今已有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因常被砂页岩堆积物覆盖,故被误为砂页岩,主要分布在定安县南部的龙塘、龙门、翰林、坡寨和边缘狭长地带。
构造
定安县地处海南岛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夏断块区华南断坳中雷琼凹陷部分。并位于太平洋地槽褶皱区,东南沿海褶皱系,海西冒地槽皱带。
境内褶皱构造:印支构造阶段褶皱仅见于翰林地区;燕山构造阶段褶皱作用表现较弱;喜山构造阶段褶皱多被第四系复盖。境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按断裂的空间展布和方位,主要归纳为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东西向四组。
地形地貌
定安县地貌呈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形状。地势由南向北缓度倾斜,形成南高北低的姿势,从海拔最高点512.70米递降至最低点15.20米。全县境内地貌变化,具有类型多样、成因不一的地貌特征。既有砂页岩、玄武岩、火山灰岩、花岗岩等所构成的台地、残丘地貌,也有浅海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形成的平坦阶地地貌。南部、西部、东南部丘陵起伏,有南部边界的南牛岭,西部的加峰岭、西坡岭,东部的乌盖岭,构成高丘(海拔250—500米)和低丘(海拔100—250米)地貌区。北部多为平坦阶地(海拔50米以下),中部靠北地区有金鸡岭耸立其间,构成残丘和台地交错的地貌。
定安县地貌类别归纳可分成高丘陵、低丘陵、台地、阶地、水域等,总面积为176.6464万亩。高丘陵地海拔高度在250—500米之间,面积5.3313万亩,占全县面积3.02%;主要分布在中瑞、龙塘、翰林、东方红农场等南部地区。低丘陵地海拔高度在100—250米之间,面积53.1978万亩,占全县面积30.12%,主要分布在永丰、黄竹、龙门、坡寨、新竹、岭口、翰林、龙塘等地区。台地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间,面积75》0653万亩,占全县面积42.49%,主要分布在居丁、雷鸣、富文、仙沟、定城等地区。阶地海拔高度在50米以下,面积37.2431万亩,占全县面积21.08%,主要分布在南渡江沿岸,龙州乡、定城镇、仙沟镇等地区。水域面积5.8087万亩,占全县面积3.29%,分布在全县各乡镇。
定安县县境内和边界上的大小山岭共有92座,其中边界上有22座。境内的山脉主要分布在南部,其次在西部和东部。
气候
定安县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4℃,年平均日照1880小时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953毫米。在季节气候上,冬春雨水少,夏秋多风雨,干湿季分明,且雨热同季。
气温
定安县的年平均气温北部24℃,南部23.60℃,温差0.40℃;最热月平均气温北部28.50℃,南部27.10℃,温差1.4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北部17.80℃,南部18.30℃,温差0.50℃;极端最高气温39.90℃,1977年5月18日在定城镇出现;极端最低气温2.20℃,1974年1月2日出现在南部的中瑞农场。
由于地形与植被的不同,气温南北有别,冬春季节一般南高北低,温差0.50℃;夏秋季节一般北高南低,温差1—2℃。
日照
定安县处于低纬度地区,全年太阳投射的角度较大,辐射强,光热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80小时以上,其中7月份日照时数多达223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只有94小时。日照时数最多的年份是1963年2269.40小时,最少年份是1970年1664.20小时。历年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57小时,日平均日照时数为5.20小时。
在季节分布上,夏季日照时数最多,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4%,春季占20%,秋季占28%,冬季占18%。冬季寡照,常伴有低温阴雨天气,对早稻育秧和越冬作物不利;夏至日可照时数最长,冬至日可照时数最短。
降水
定安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953毫米,地区分布不均匀,南部偏多,北部偏少。县内地势南高北低,3条主要河流均自南向北流。南部高丘区雨量最多,中瑞站多年观测平均雨量2457.50毫米,最大年雨量3219.60毫米;中部低丘台地,雨量渐少,南扶站多年观测平均雨量2042.20毫米,最大年雨量2764.70毫米;北部为阶地平原区,雨量更少,定安站多年观测平均雨量1831.30毫米,最大年雨量2379毫米。南、北部多年平均雨量相差626.20毫米。定城年平均降水量为1953毫米,最多的是1994年2739毫米,最少的是1977年1436.8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63天,最多的是1972年191天,最少的是1977年129天。
蒸发
定安县年平均蒸发量为1763毫米,年际变化在1500—2932毫米之间;年中5—7月蒸发最大,最大月蒸发量257毫米;蒸发量最少是12月至次年2月,最少月蒸发量4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为190毫米,降水大于蒸发,但在季节上略有区别,夏秋季降水大于蒸发,而冬春季则蒸发大于降水。
风向
定安县的主导风向各月有异,4—8月盛行东南偏南风,出现频率较大;9月至次年2月多吹东北风,出现频率略大;3月主吹东南风。年中通常风风速变化不大,月平均2—3米/秒,只有在夏天的雷雨时,偶尔出现大风。
水文
定安县的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呈网状分布,山塘36宗,拥有琼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南丽湖。适宜发展淡水养殖。
土壤
定安县的土壤由东北至西南依次分为浅海沉积物发育而成的黄赤土(硅质砖红壤)、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红赤土(黄色砖红壤)、玄武岩发育而成的赤土(铁质砖红壤)、火山岩发育而成的幼龄赤土(砖红壤性土)和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赤土(砖红壤)。
植被
定安县的植被大致可分为5个类型,即常绿季雨林、稀树草原、稀树灌丛、草山草坡和人工林。常绿季雨林主要分布于翰林、岭口、龙塘镇,以及中瑞农场的丘陵地区;稀树草原和稀树灌丛主要分布于新竹镇、坡寨乡、黄竹镇、金鸡岭农场,以及龙门镇以南部分丘陵台地;草山草坡主要分布于北部台地、阶地;人工林以中部、南部和西部居多。
按照县内自然条件和林业生产特点,可分为两个植被小区:一是南部和中部次生植被区,范围包括中瑞、南海、红卫、东方红农场和金鸡岭林场,还有龙塘、岭口、翰林、龙门、永丰、坡寨等乡镇。二是北部和中部人工植被区,范围包括定城、龙州、新竹、居丁、仙沟、雷鸣、富文等乡镇。
自然灾害
定安县在农业生产中常受“四风”(清明风、寒露风、台风、干热风)、“两雨”(低温阴雨、暴雨)的影响。早造生产常受清明风、干热风、低温阴雨制约;晚造生产受寒露风、热带风暴和暴雨袭击。
水资源
定安县有各类水库87宗。
地表水
定安县水资源丰富,自然降水量年平均达1953毫米,境内河流除南渡江干流流经北部边界外,流经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还有9条,其中6条属南渡江一级或二级支流,3条属万泉河一级支流,境内总流域面积达1157.36平方千米。
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1008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2亿立方米(其中龙州河过境蓄水3.59亿立方米),平均年径流系数0.52,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水量5000立方米,每亩耕地占有水量3053立方米。丰水年径流量18.50亿立方米,平水年径流量11.40亿立方米,枯水年径流量6.4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分布广,蕴藏量十分可观,总量可达5.96亿立方米,丰水年5.03亿立方米,平水年3.79亿立方米,枯水年3.66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年平均15.92亿立方米,丰水年23.53亿立方米,平水年15.19亿立方米。枯水年10.06亿立方米。
地下水
定安县地下水有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松散固结岩类孔隙承压水、火山岩类裂隙孔洞水和基岩裂隙水等。地下水资源总量5.96亿立方米,扣除浅层地下径流补给量后,地下水实有量:丰水年(P=10%)5.03亿立方米,平水年(P=50%)3.79亿立方米,枯水年(P=90%)3.66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1.25亿立方米,估计枯水年可利用量0.75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定安县土壤划分为4类(水稻土、砖红壤、潮沙泥土、石质土),9亚类(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耕型砖红壤、潮沙泥地、非耕型砖红壤、潮沙泥土),41个土属,113个土种。
截至1996年,定安县耕地面积36.135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0.46%,其中水旱田面积20.702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7.29%。旱地面积15.433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2.71%。园地面积26.153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4.80%,其中橡胶园面积17.5166万亩,占园地面积的66.98%;茶园面积2.3988万亩,占园地面积的9.17%;果树面积1.1314万亩,占园地面积的4.33%;其他园地面积5.1066万亩,占园地面积的19.52%。林地面积31.08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60%(未含橡胶面积)。牧草地面积44.824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5.37%。城镇乡村及工矿用地11.522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52%。交通用地1.626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92%。水域面积5.808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29%。未利用土地19.486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03%。
植物资源
定安县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以乔木群落、次生林稀树灌丛及林下灌木为主。据史料记载及考察,境内植物种类繁多,有1700多种,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乔木341种,其中珍贵树种有子京、坡垒、黄杞、乌墨、青梅、母生、绿南、香椿等;取果榨油的经济林有油茶、油桐、海棠、石粟等;果树有荔枝、龙眼、黄皮、菠萝蜜、杨桃、石榴等;次生稀树灌丛有桃金娘、岗松、次梅等及某些残存天然阔叶林树种,并常见藤竹伴生。常见的林下灌木有岗松、野牡丹等以及大量的蕨类植物。南药有槟榔、巴戟、益智等;还有白藤、竹、生荔、凉荔等。20世纪90年代后,常绿季雨林因人为的滥伐和开垦,所剩不多,取而代之的主要是次生灌木丛和人造常绿林。
动物资源
定安县曾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20世纪50年代栖息在林中的各种野生动物,哺乳类35种,常见的有黄獠、刺猬、野猪、坡鹿、穿山甲、果子狸、金钱狸、日狸、豹等;爬行类45种,常见的有金环蛇、银环蛇、巨蟒、蟒(南蛇)、眼镜蛇、青竹蛇、山龟、坡马等;鸟类50种,常见的有鹧鸪、麻雀、山斑鸠、山鹰、白鹤、原鸡、山鸡、猫头鹰、鹩哥、白面鸡等。
截至1996年,栖息在定安县境内的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海南山鹧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原鸡、白面鸡、猫头鹰、穿山甲;省级保护野生动物黄猄、刺猬、野猪、山龟、果子狸、金钱狸、日狸、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青竹蛇、山龟、坡马、鹩哥等。
矿产资源
经过地质勘探和矿产普查,定安县已发现的矿产共18种,主要有硫铁、赤铁、磁铁、钛铁、铬铁、铀、钶、钴、金、银、锡、水晶、云母、石墨、煤、石英、高岭土以及矿泉水等,分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大类。
截至2019年末,定安县常住人口30.1万人,比上年增加0.3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99万人,城镇化率46.48%;人口出生率14.35‰,人口死亡率7.18‰,自然增长率7.17‰。公安年末户籍人口348781人。按地区分,城镇人口106381 人,乡村人口242400人。
民族构成方面,截至2018年末,定安县有少数民族7815人,占总人口比重2.3%。其中,有黎族3363人、苗族2889人、壮族1076人、回族14人、其他民族473人。
文物古迹
经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定安全县境内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176件,通过国家审核登记在册的170处,其中古遗址有12处,古墓葬有8处,古建筑有9处,石窟寺及石刻有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有53处,文物保护单位有3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处。
风俗民情
饮食习俗
定安县人民生活饮食,有一天4餐或一天3餐的习惯,一天4餐者多为乡村农民。其中,午餐、晚餐为正餐,尤以晚餐最为丰盛。渴了,在农村大部分人喝饭汤,极少数人有时喝生水,城镇居民一般都喝开水。
社交习俗
在定安县,对人的称呼汉区各地大致相同,尤其是书信称呼各地一模一样,只不过口头称呼稍有区别。例如,对祖父母称为阿公、阿婆或阿嬷,对外祖父母都称为阿公、阿婆;对父亲称为阿爸,对母亲称为阿妈或阿母;对父母亲的哥哥都称为大伯爹、二伯爹等,对父亲的弟弟称为二叔、三叔、四叔或二爹、三爹、四爹等。
除了亲属的各种称呼外,一般社交来往称呼是:年龄比自己明显大的,称阿哥、阿姐。对六旬左右的老人称公或婆;五旬左右的称伯爹或伯姩,四旬左右的称爹或姩,对年轻的成年妇女称姨、女示 或姐,姑娘则称女示 仔。老人对和自己子侄辈同庚的年青人称哥、姐。
服饰习俗
清代至民国年间,定安县人民由于生活水平低,服饰并不崇尚华丽,上年纪的人多穿黑青色土布,农村汉族居民喜欢黑青色,通常穿着黑青布衣服。节日期间青年才穿着白布衣,姑娘穿着花衣,中年妇女穿着士林蓝衣服。女装上衣为右衽,衣边袖口、领口多缝彩边或绣花边;裤一般为宽裤头,裤脚也多缝彩边或绣花边,用灯心索结扎。男装上衣称唐装,中间开衽,布条结纽,有领,衣上下各有口袋两个;裤则加裤领(头),裤筒肥宽,以麻绳或灯心索扎腰,有钱人家则用皮带。一般绸缎丝等高级布料则是有钱人家才能穿着。黎苗族女性则穿着自织的麻布短筒裙、长筒裙,并腊染有各色花纹,有钱人家才有织锦。男性一般多穿短裤、汉装或穿厂(前后两块自织麻布遮盖下部)。
A级景区
名称 | 等级 | 地址 |
---|---|---|
海南文笔峰盘古文化旅游区 | 4A | 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丁湖路文笔峰盘古文化旅游区 |
万嘉果热带植物园 | 3A | 海南省定安县黄竹高速公路口 |
海南热带飞禽世界 | 2A | 海南省定安县塔岭开发区 |
参考资料: |
乡村旅游点
名称 | 等级 | 地址 |
---|---|---|
定安包蜜园乡村旅游点(包蜜园村) | 四椰 | 黄竹镇 |
定安乡村理想观光农庄(丰里村) | 四椰 | 湾岭镇 |
定安彩虹生态科普农场(河头 白土村) | 三椰 | 黄竹镇 |
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乡村旅游点(高林村) | 三椰 | 龙湖镇 |
定安红花冷泉湖生态农庄(红花岭村) | 二椰 | 龙门镇 |
定安县定龙湖安仁村乡村旅游点(安仁村) | 二椰 | 龙湖镇 |
定安县龙湖镇桐树居丁村乡村旅游点(居丁村) | 二椰 | 龙湖镇 |
定安大风车粽子文化休闲农庄(田洋村) | 二椰 | 定城镇 |
定安县的特产美食有定安腊肉、定安粽子、定安菜包饭、定安仙沟腌粉、定安炒粉、定安年糕、定安黑猪骨头汤、白切定安鹅、白灼定安黑猪排骨、定安农家红豆煲、定安鸭饭、东方小黄牛肉、翰林焖猪蹄、南丽湖啤酒鸡、坡寨羊火锅、清蒸南丽湖沙风鱼等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