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简称“泰”,古称海陵,是江苏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工贸港口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5787.2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63.57万人,城镇人口305.96万人,城镇化率66.0%,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2.87亿元。
泰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中部,是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南濒长江、北邻盐城、东临南通、西接扬州,是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E5地名网www.ehome5.net],为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游历泰州,称赞“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泰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南唐时(公元937年)为州治,取“国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泰州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素冠淮南”。王艮、刘熙载、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泰州文化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
区划名称 | 泰州市 |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
区划代码 | 321200 |
辖区面积 | 5787.26 km² |
人口数量 | 463.61 万人 |
车牌代码 | 苏M |
电话区号 | 0523 |
邮政编码 | 225300 |
行政驻地 |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凤凰东路58号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地理位置 | 长江下游北岸、江苏省中部 |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海陵区 | 321202 | 300 km² |
高港区 | 321203 | 286.83 km² |
姜堰区 | 321204 | 858.3 km² |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21271 | 200多 km² |
兴化市 | 321281 | 2393.35 km² |
靖江市 | 321282 | 665 km² |
泰兴市 | 321283 | 1172 km² |
泰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
远古时代,泰州这块地方原在长江口外的浅海中,大约在7千—1万年前开始成陆,5千年前已有人类居住,夏、商时,为滨海临江地区,属《尚书·禹贡》所称“九州”之一的扬州。
西周,称海阳,属吴国。春秋战国,历属吴、越、楚,楚时为海阳邑地。
西汉,建海陵县,属临淮。海陵县始置时间史无明载。《汉书.地理志》载: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设置临淮郡,下辖29个县,其中有海陵县。海陵县命名由来,《大清一统志》卷六十七云:“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汉代海陵,县治所在地不详,唐以后县治位于今泰州市市区(海陵区)。新莽,海陵县改称亭间,属淮平郡。东汉,海陵县属广陵郡。三国,江淮之间为魏吴战场,海陵县废。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县复立,属广陵郡。东晋,海陵县属广陵郡。刘宋,海陵县属广陵郡。刘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辖临泽县。
南齐,海陵县属广陵郡。南梁,海陵县改属海陵郡。海陵郡设置于东晋义熙七年(411),下辖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5个县,郡治所在地不详。后来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县,下辖海陵、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7个县。海陵郡属南兖州。北齐,南兖州改称东广州,海陵郡属东广州,仍辖海陵等7个县。南陈,宣帝太建五年(573),东广州复称南兖州,海陵郡属南兖州,仍辖海陵等7个县。北周,南兖州改称吴州,海陵郡属吴州,辖海陵、建陵、如皋、宁海、临泽5个县。蒲涛县省,临江县并入宁海县。
隋代,文帝开皇三年(583),海陵郡废。建陵县并入海陵县,如皋县并入宁海县,临泽县并入高邮县。不久,海陵县分出江浦县。海陵县属吴州。开皇九年,吴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炀帝大业初年,扬州改为江都郡,海陵县属江都郡。江浦县又并入海陵县。
唐代,高祖武德三年,海陵县改称吴陵县,以县设置吴州。武德七年吴州废,复称海陵县,属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宁海县并入海陵县。中宗景龙二年,分海陵县东境设置海安县,玄宗开元十年,海安县又并入海陵县。
杨吴,海陵县属江都府。高祖武义二年,分海陵北境招远场设置兴化县。睿帝乾贞中,于海陵县设置海陵制置院。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设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个乡设置泰兴县。泰州下辖海陵、泰兴、盐城、兴化4个县。元宗保大十年分海陵县如皋场设置如皋县,泰州增辖如皋县。同年又于海陵县东境设置静海制置院。马令《南唐书》卷一:"改元升元……以扬州海陵县为泰州。"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十:"相传以为取通泰之义。"海陵县为泰州州治所在地。后周,以泰州为团练州,属扬州。仍辖海陵等5个县。
北宋,宋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团练州降为军事州,属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国为15路,泰州属淮南路。神宗熙宁五年淮南路分为东西两路,泰州属淮南东路。太宗太平兴国前,泰州仍辖海陵等5个县。太平兴国二年盐城改属楚州后,泰州辖海陵、兴化、泰兴、如皋4个县。南宋,泰州为军事州,属淮南东路。高宗建炎四年,兴化县改属承州,泰州辖海陵、如皋、泰兴3个县。绍兴五年,泰兴县改属扬州,兴化县废为镇并附入海陵县,泰州辖2个县。绍兴十年,泰兴县改属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兴沙上。绍兴十二年,泰兴县再次改属扬州。绍兴十九年复设兴化县,仍属泰州。孝宗乾道二年,兴化县改属高邮军,不久又属泰州。淳熙四年,兴化县再次改属高邮军,泰州仅辖海陵、如皋2个县。
元代,世祖至元十四年,设置泰州路,属淮东道,至元十九年属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改为泰州,属扬州路。泰州辖海陵、如皋2个县。明代,太祖洪武初年,海陵县省入泰州。泰州属扬州府,辖如皋县。
清代,泰州属扬州府,辖如皋县。世宗雍正三年,如皋县改属通州,从此泰州不再辖县,成为散州。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东北境设置东台县。
民国元年(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裁府废州,泰州改称泰县。三年,江苏省分为5道,泰县属淮扬道。十六年道废,泰县属江苏省。二十一年,江苏省划为15个行政区,泰县属泰县行政区,泰县行政区辖泰县、泰兴、靖江、东台。二十三年,江苏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泰县属江都行政督察区。二十四年,江苏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泰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二十九年10月,新四军东进抗日,在泰县东部建立民主政权泰县县政府,隶属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会撤销后,先后隶属苏中临时行政委员会、苏中区行政委员会第三行政区、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华中行政办事处第一行政区,直到三十八年1月泰县全境解放。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至三十四年8月,日军侵占泰县,成立伪政府,先后隶属伪苏中行营与苏中绥靖主任公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22日设立泰州市,属华中行政办事处第一行政区。5月,华中行政办事处第一行政区改称苏北泰州行政区,辖泰州市及泰兴、靖江、泰县、海安、如皋、东台、台北(今盐城大丰)7个县。
1950年1月,苏北人民行政公署泰州专区与扬州专区合并为泰州专区,专员公署驻泰州,下辖2市9县:泰州市、扬州市、泰县、泰兴、靖江、江都、高邮、宝应、兴化、六合、仪征。原所辖如皋、海安2县划属南通专区,东台、台北(今盐城大丰)两县划属盐城专区。泰州行政区属苏北人民行政公署,扬州市直属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后,泰州行政区辖1市9县。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县合并,称泰县,县政府驻今泰州,属泰州专区。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复,仍属泰州行政区。1953年1月,泰州专区撤销。泰州市划归扬州专区。同年苏北人民行政公署与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南京市合并恢复江苏省,泰州重新划归江苏省。
1954年11月,泰州市改为省辖市,并受扬州专署督导。1958年7月,又改为专署辖市,属扬州专区。
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县再度合并,称泰州县,县政府驻泰州,属扬州专区。
1962年5月24日,泰州县撤销,泰州市建制恢复,泰州市政府驻泰州,仍属扬州专区。
1971年5月,扬州专区改称扬州地区,泰州市属扬州地区,为地辖市。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泰州市属扬州市。1985年1月1日,泰州市成为江苏省计划单列市。
1996年8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扬州市行政区划,“扬泰分设”:县级泰州市从扬州市划出,组建地级泰州市,下辖海陵区、靖江市、泰兴市、姜堰市、兴化市。
位置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位于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24″~120°32′20″。西南、南部隔江与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四市相望,东临南通,西接扬州,东北部、北部与盐城、淮安毗邻,是苏中入江达海5条航道的交汇处,是沿海与长江“T”型产业带的结合部。
地貌
泰州全市除靖江有一独立山丘外,其余均为江淮两大水系冲积平原。地势呈中间高、南北低走向,南边沿江地区真高一般为2米~5米,中部高沙地区真高一般为5米~7米,北边里下河地区真高为1.5米~5米。泰州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77.85%,水域面积占22.15%。市区面积639.6平方千米。
水文
泰州境内河网密布,纵横交织。北部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呈向心状,由四周向低处集中,这里的湖泊分布较多。江淮分水岭由西向东从中部穿过该市,境内河流大致以通扬公路为界,路北属淮河水系,路南属长江水系。人们习惯上把属于长江水系的老通扬运河和与之相连接的河流称为“上河”,而把属于淮河水系的新通扬运河和与之相连的河流称为“下河”。高水位时,上河水位高于下河水位1.2米左右,平均水位差为0.9米。
气候
泰州市在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性特征。这里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具有无霜期长,热量充裕,降水丰沛,雨热同期等特点。
泰州市的气温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冬夏季南北的温差不大,年平均气温在14.4℃—15.1℃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037.7毫米,降雨日为113天,但受季风的影响,降水变率较大,且南北地域之间亦存在着差异。泰州市地区的温度带属亚热带、干湿区属湿润区。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泰州市户籍总人口503.39万人,其中市区163.95万人。当年出生人口4.23万人,人口出生率8.39‰;死亡人口4.26万人,人口死亡率8.44‰;人口自然增长率-0.0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3.57万人,其中市区163.49万人。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0%,比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
2019年末户籍总人口500.55万人,当年出生人口3.5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02‰,比上年下降1.3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4.34万人,人口死亡率8.64‰,比上年上升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3.61万人,比上年增加0.04万人。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民族
泰州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现有52个族别少数民族,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约28000多人。其中,常住人口10150人,约占全市人口的0.2%;流动人口18001人,人口较多的民族为土家族3391人,苗族3009人,彝族2189人,回族1729人,壮族1123人,以来泰务工、经商为主。
宗教
泰州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俱全,现有市级宗教团体6个(市佛教协会、道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基督教协会)、县级宗教团体14个,依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238处,其中寺观教堂34所。经认定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500余人,信教群众约13.2万人(佛教信众约10.6万,道教信众约0.4万人,伊斯兰教信众约0.3万人,天主教信徒155人,基督教信徒约1.9万人)。
民俗风情
泰州传统的文娱活动,主要有讲、唱、舞、技四类,总体来看是风格各异,或雅致秀美,或刚劲质朴,或活泼灵巧,或风趣诙谐,体现了泰州人民对生活、爱情、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膜拜。
泰州旅游 兴化千岛菜花景区4泰州民间的传统节日主要是春节、端午、中秋、清明、七月半、过冬等,在泰州,前三个节称“人节”,后三个节称“鬼节”。人们为祈求吉祥,每个节日都有若干传统礼仪和习俗。
节庆活动
名称 |
时间 |
地点 |
简介 |
---|---|---|---|
溱潼会船节 | 每年清明前后 | 姜堰区溱潼镇 | 溱潼会船节位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这里河网交织,水面开阔。每逢清明时节,四乡八镇数百条会船云集溱湖,上万船民来此聚会,举办富有民俗特色的会船节,观众游客超过十万人,其恢宏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竞赛、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 |
中国(泰州)银杏节 | 每年9月—10月 | 泰兴市 | 泰兴是名闻遐迩的“银杏之乡”,古银杏、银杏定植数、银杏产量、银杏品质均居全国之冠,享有华夏“银杏第一市”美誉。 |
兴化菜花节 | 每年4月—5月 | 兴化市 | 在泥土缺乏的泽国,先民们从水下取土,一方一方使其堆积如垛。千垛田漂浮于水中,云蒸霞蔚,煞是壮观。阳春时节,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于垛田之上,犹如一朵朵祥云飘舞于水面,又似一片片流霞散落在人间。人们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千岛菜花间,感受随风而来的醉人菜花香,有心旷神怡之感、美不胜收之慨。 |
黄桥烧饼节 | 每年9—10月 | 泰兴市黄桥镇 | 黄桥烧饼产于江苏泰兴黄桥镇,它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黄桥烧饼制作是以面粉等为主要原料的饼状面点的传统手工技艺,饼形饱满,色泽金黄,香脆肥润,热食尤佳。中国黄桥烧饼节旨在以节会友,以节招商,宣传黄桥,推介黄桥烧饼。黄桥烧饼节已成为中国有特色的地方饮食文化节。 |
) |
泰州方言
泰州方言圈,学术上一般称之为泰如方言片,为江淮官话的一个亚区,含泰州、泰兴、兴化、东台、海安等县市,覆盖了除靖江以外的整个地级泰州市,总人口大概700多万。
市花市树
市花——梅花
梅 原产我国,每岁2月开花,花容端庄静雅,傲霜迎雪,凌寒独放,被人们视为高风亮节的象征。
市树——银杏树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古又称鸭脚树或公孙树。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因此植物学家们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并与雪松、南洋杉、金钱松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园林树木。
景点汇总
泰州市景点汇总辖区(县级市) | 景区名称 | ||||
海陵区 | 凤城河风景区(4A) | 光孝律寺 | 泰州城隍庙 | 泰州市博物馆 | 泰州城遗址 |
梅兰芳公园 | 泰州乔园 | 柳园 | 桃园 | 泰州老街 | |
安定书院 | 泰州盆景园 | 扬郡试院 | 泰山公园 | 崇儒祠 | |
南山寺 | 同泰当铺 | 税东街明清住宅 | 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 | ||
高港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 雕花楼 | 泰州引江河风景区 | ||
姜堰区 |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5A) | 溱潼古镇 | 泰州华侨城 | 高二适纪念馆 | 曲江楼 |
北大街文化街区(胡锦涛故居) | 天目山遗址公园(规划在建) | 人民公园(重新在建) | 河横生态园 | 王氏宗祠(北大街) | |
兴化市 | 千岛菜花风景区 | 李中水上森林 | 郑板桥纪念馆 | 郑板桥故居 | 郑板桥陵园 |
刘熙载故居 | 施耐庵陵园 | 上方寺 | 拱极台 | 乌巾荡风景区 | |
徐马荒原生态风景区 | 万兴大典 | 影山头遗址 | 成氏宅第 | 兴化市博物馆 | |
靖江市 | 刘国钧故居 | 孤山烈士陵园 | 靖江岳王庙 | 四眼井 | 靖江钟楼 |
马洲书院 | 魁星阁 | ||||
泰兴市 |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 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旧址纪念馆 | 庆云禅寺 | 襟江书院 | 仙鹤湾风光带 |
杨根思烈士陵园 | 江苏省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 | 何氏宗祠 | 丁西林故居 | 泰兴市红色文化博物馆 | |
福慧寺 | 泰兴公园 | 黄桥明清民居建筑群 | 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 |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 | |
韩秋岩故居 | 黄桥“裕泰和”茶庄 | 韩氏故宅 | 何御史府 |
文物古迹
泰州和各市(区)文物单位征集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历商、周、汉、六朝、宋、元至明、清的珍贵陶瓷,明代服饰,明、清字画,故宫档案等文物1.3万多件,国家级珍贵文物达千件以上。还有数百件革命文物收藏在各有关纪念馆。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工作,修缮大批文物保护单位。泰州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文物管理机构4个,博物馆2家,纪念馆7家。泰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境内有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的古文化遗址,西汉初开凿的古运盐河遗址。战国时期的昭阳墓,《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墓,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墓,南京吏部左侍郎储山雚墓等亦在泰州。此外还有始建于东晋的江淮名刹光孝寺,唐建明修的南山寺大雄宝殿和城隍庙,明建清修的庆云寺、东岳庙、胡安定祠堂、岳飞生祠、崇儒祠、胡公书院、马洲书院、襟江书院和扬郡试院。古典园林有日涉园和李园,另有郑板桥、刘熙载、刘国钧等故居。泰州又是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城市。南宋抗金,明代抗倭,鸦片战争期间群众抗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陈毅三进泰州,新四军黄桥决战,苏中七战七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等重大历史事件也都发生在泰州。中安轮遇难烈士纪念馆,杨根思烈士陵园,七战七捷纪念碑,中共江浙区委泰兴独立支部旧址,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旧址等都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名优特产
梅兰宴
“梅兰宴”以淮扬菜风味为主,用料考究,制作严谨;追求本味、清鲜平和、菜品雅丽、形质兼美。“梅兰宴”是为纪念梅兰芳先生而研制成,将戏曲与烹饪文化相结合,以梅兰芳先生的18个代表剧目为背景,以戏成菜,喻形或喻意,同时吸收梅先生日常饮食习惯,兼收巡演时期所品泰州名馔,构成该宴清丽多姿、典雅华贵的风格。共有21道菜、9道面点和小吃,其中有18道菜取名于梅兰芳的代表剧,如锦凤还巢、黛玉怜花、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
靖江蟹黄汤包
中华名点,享誉大江南北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其特点:稠而不油、油而不腻、皮薄如纸、汤多味美;刚出笼时“放在盘里如座钟,夹在筷上像灯笼”,蟹油金黄,轻轻晃动,宛如一枚软壳蛋。
靖江长江三鲜
包括刀鱼、鲥鱼、河鲀,属回游性鱼类。刀鱼,学名刀鲚,鱼型狭长而薄,颇似尖刀,因此得名;肉质细嫩,腴而不腻。鲥鱼体扁而长,色白如银,肉质鲜美肥嫩,列全国“鲥、甲(中华鲟)、鲳、黄”四大名鱼之首;加工时不去鳞,以保持其真味。河鲀古称“鳆鱼”,有毒,国家卫生部门明令禁食;改革开放后,人工网箱或围栏养殖获得成功,无毒或微毒河鲀菜肴堪称一绝;河鲀富含胶原蛋白,有滋容养颜等功效。
靖江肉脯
靖江猪肉脯选料精细,采用传统工艺,配以多种天然香料,经过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产品色泽鲜艳、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回味无穷,曾两次荣获国家金质奖。远销日本、俄罗斯、东南亚及港澳地区,是馈赠之佳品。
泰州干丝
干丝是泰州早餐名点,一般有煮干丝与烫干丝。煮干丝即干丝加火腿丝、笋丝、口蘑丝、木耳丝、银鱼丝、紫菜丝、蛋皮丝、鸡丝,高档的还要加海参丝或燕窝丝。烫干丝是用洁白大干劈成细丝,用开水烫泡装盘,然后用芽姜切成细丝,覆于盘顶,干丝洁白,姜丝金黄,另加一小撮虾米,浇上黄豆酱油和纯香小磨麻油,一经拌和,黄白相间,一碟食毕,齿颊留香。“菽乳淮南是故乡,乾嘉传世九丝汤,清清淡淡天资美,丝丝缕缕韵味长”。
梅兰春酒
选用优质高梁、小麦为主要原料,采取高温制曲、高温蒸馏工艺,经过长期贮存,精心勾兑而成。色泽微黄,清彻透明,香气幽雅,酒体醇厚。先后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历届江苏省食品博览会金奖;远销香港、台湾、东南亚、中亚及欧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金日成访问扬州时,梅兰春酒被选作国礼。
黄桥烧饼
黄桥烧饼产于江苏泰兴黄桥镇,因黄桥战役而出名。黄桥烧饼吸取了古代烧饼制作法,成为一种半干式面点,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这一传统特色,并在花色品种上不断改进,已从一般的“擦酥饼”、“麻饼”、“脆烧饼”等大路品种,发展到葱油、肉松、鸡丁、香肠、白糖、桔饼、桂花、细沙等十多个不同馅的精美品种。黄桥烧饼的风味独特,其色、香味均不同与其他面点,外形饱满美观,色泽金黄如蟹壳,入口酥松,不焦不糊、不油不腻。
泰兴白果
银杏俗称白果,泰兴是银杏之乡,以盛产果大、仁满、浆足、壳薄、粒重、色白、味甘糯、耐贮藏的“大拂指银杏”而著称于世。泰兴白果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营养丰富,药食俱佳,经常食用可预防老年痴呆、哮喘痰咳、遗精、带下、尿频等疾病,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殊疗效。1999年,被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指定为全国唯一无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权。2004年9月,通过国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双认证;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中庄醉蟹
兴化市的传统名产,历史悠久,曾是清廷贡品。选料讲究,配制精细;肉质细嫩,色清比玉;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酒香浓郁,香中带甜,营养丰富。1915年,时任国民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的张謇将“童德大”牌中庄醉蟹推荐到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上,赢得了食品类金奖。
兴化大闸蟹
兴化大闸蟹,江苏省兴化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兴化市内湖荡密布,河道纵横交织,湖荡内水草丰美,为优质淡水螃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有4乡镇被授予“中国河蟹之乡”称号,兴化市被授予“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称号。所产大闸蟹具有“青壳、白肚、金爪、黄毛、博螯、捷足”的特点,脂膏丰满纯正、肉质玉白爽嫩、蟹黄晶红油润、入口鲜香溢甜,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多个品牌的大闸蟹入选“中国十大名蟹”、荣获“中国名蟹金奖”。
宣堡小馄饨
宣堡小馄饨以产于泰兴市内宣堡镇而得名,具有皮薄馅嫩、味美汤鲜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中小馄饨的面皮,薄似宣纸,几近透明,可以用火柴点燃,堪称一绝。中央电视台曾拍摄《宣堡小馄饨》专题片。
溱湖八鲜
溱湖水域宽阔,水质清淳,所繁育生长的水生动植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其水产品制作的“溱湖八鲜”名宴而闻名。
溱湖簖蟹:自古以来“南有澄湖闸蟹,北有溱湖簖蟹”,又称“南闸北簖”。溱湖簖蟹,青眼红毛,膏厚肉腴,为上乘之品。
溱湖甲鱼:具有大、厚、团、黑四大特点,经常食用能滋阴补肾、凉血降压。常与童子鸡、甲鱼蛋、海参配成“霸王别姬”、“带子上朝”、“夜战马超”等名贵大菜。
溱湖银鱼:通体透明、如晶如玉、体态纤细、形似柳叶、无鳞无骨,是稀有的水产品之一。
溱湖青虾:壳坚色青,体肥肉厚,取其制成的各种佳肴,别具风味。
溱湖水禽:溱湖水禽品种繁多,各种美食水禽的体内含有赖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等,既有野生风味,又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溱湖螺贝:壳薄肉嫩,味道鲜美,无臊腥之气,性温凉。经常食用可滋阴降火,降压补肾,平肝宣肺。
溱湖四喜:有“大四喜”和“小四喜”之分。“大四喜”为青(鱼)、白(鱼)、鲤(鱼)、鳜(鱼),“小四喜”为昂(刺)、旁(皮)、罗(汉)、鲹(鱼)。用“大四喜”制作的各式大菜,实为溱湖美食之佳肴。“小四喜”均为野生,营养丰富,味道特别鲜美。
溱湖水蔬:品种繁多,均为无公害绿色食品,一年四季,源源不断;色彩娇艳,水灵脆嫩。
泰州三麻
指麻油、麻糕、麻饼。“寿星”牌麻油,不仅质纯、香浓、味醇,而且对延缓皮肤衰老和烫(烧)伤后的皮肤再生有奇效。泰州生产麻糕历史悠久,尤其是“嵌桃麻糕”,素享盛誉。双色麻饼始创于清同治年间,兼甜、咸两味,色泽金黄,质地酥脆,回味无穷。
刁铺羊肉
选用精心饲养的山羊,制作方法独特,无膻味,冷切、红烧、白烧均别具风味,老少食之皆赞不绝口。“高港全羊席”,更为特色名宴,每到冬季,四面八方慕名品尝的人,络绎不绝。
难得米酒
取里下河地区的精良糯米,采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风味独特,含有多种氨基酸,久负盛名,“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为之留下了“家酿亦已熟、呼僮倾益盆,小妇便为客,红袖对金樽”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