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隶属于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西部,因“城区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公元776年置县。东距重庆55千米,西距四川成都276千米。永川区东连江津区、璧山区,西接荣昌区、大足区[E5地名网www.ehome5.net],北界铜梁区,南临四川泸州市合江县、四川泸州市泸县。至2017年,永川区下辖16个镇、7个街道,幅员面积为157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4.31万人,户籍人口114.21万人。
区划名称 | 永川区 |
---|---|
行政级别 | 市辖区 |
区划代码 | 500118 |
辖区面积 | 1576 km² |
人口数量 | 114.31 万人 |
车牌代码 | 渝C |
电话区号 | 023 |
邮政编码 | 402160 |
行政驻地 | 永川区中山路街道人民大道191号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地理位置 | 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部 |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中山路街道 | 500118001 | |
胜利路街道 | 500118002 | |
南大街街道 | 500118003 | |
茶山竹海街道 | 500118004 | |
大安街道 | 500118005 | |
陈食街道 | 500118006 | |
卫星湖街道 | 500118007 | |
青峰镇 | 500118100 | |
金龙镇 | 500118102 | |
临江镇 | 500118104 | |
何埂镇 | 500118106 | |
松溉镇 | 500118107 | |
仙龙镇 | 500118108 | |
吉安镇 | 500118109 | |
五间镇 | 500118110 | |
来苏镇 | 500118111 | |
宝峰镇 | 500118112 | |
双石镇 | 500118113 | |
红炉镇 | 500118114 | |
永荣镇 | 500118115 | |
三教镇 | 500118116 | |
板桥镇 | 500118117 | |
朱沱镇 | 500118118 |
永川区,夏商属梁州,周属巴国,秦属巴郡。
唐朝,大历十一年(776年)置县。
北宋时,永川县属昌州;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永川县隶梓州路;宋徵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昌州永川县隶属之。南宋时,至元二十年(1283年),昌州废,永川县辖地并入合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隶重庆路合州。
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足县辖永川县地。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永川县,属重庆路。
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省璧山县入永川县;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璧山县,永川仍专治;嘉庆时,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
民国元年(1912年)3月渝川军政府合并成立四川都督府,设重庆镇抚府,永川属之;6月,重庆镇抚府撤销,永川县直属四川都督府。
民国2年(1913年),废府设道,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行政公署。
民国3年(1914年)6月,改为东川道行政公署,后更名为东川道道尹公署,永川均属之。
民国18年(1929年)撤道,永川县直属四川省政府。
民国24年(1935年),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永川县。
民国30年(1941年),专员公署迁巴县,永川县仍属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永川县属巴县区行政专员公署;1949年12月20日,专署迁璧山县,改名璧山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
1951年4月,专署迁江津县,更名江津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
1952年9月,江津专署迁永川县。
1969年9月,成立四川省江津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5月,改为四川省江津地区行政公署。
1981年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3月,国务院批复撤销永川地区行政公署。将原永川地区的永川、江津、合川、璧山、荣昌、大足、铜梁、潼南8县划归重庆市管辖。
1992年3月9日,撤销永川县,设立永川市(县级)。
200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
2016年8月1日,永川区人民政府批复:一、同意南大街街道桃花岛社区管辖权整体划转中山路街道,管辖范围为中山路街道红河大道319号和重庆文理学院卫星湖校区。二、同意保留桃花岛社区建制。
位置境域
永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北岸,在重庆西部,东邻江津区,东北靠璧山区,北界铜梁区,西接荣昌区,南与四川省合江县、泸县接壤。地处东经105°38′-106°05′、北纬28°56′-29°34′。幅员面积1576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永川区境内地质构造隶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川东褶皱带永川帚状褶皱束。有云雾山、巴岳山、英山、箕山、黄瓜山等5条北东至西南走向的条状低山山脉。根据地表形态特征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全区可分低山槽谷、锯状与厢状低山、山麓深丘中丘、中丘中谷、浅(或缓)丘宽谷、桌状或馒头状方山中丘、坪状中丘、阶地等8种地貌类型。
气候
永川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7.7℃,极端最高气温42.1℃,极端最低气温-2.9℃。年平均降雨量1015.0毫米,平均日照1218.7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17天。
水文
永川区境内小安溪、临江河、大陆溪、九龙河、圣水河和龙溪河等六条河域横贯南北,长江干流在南部通过,过境全长21.5公里。
矿产
永川区矿产资源以能源、冶金辅助材料的建材矿产为主,主要矿种有天然气、煤、水泥灰岩等28种。煤炭储量3亿吨,为高发热量、低硫、低灰分的煤焦用煤;玻璃用石英砂储量5000万吨,天然气储量5.3亿立方米。
生物
永川区有森林面积95.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9%。森林植被种类共有101科,268种,其中种子植物74科,225种,孢子植物27科,43种。植物的垂直分布较为明显:山岭上的常绿针阔混交林区,多属松科、杉科、忍冬科等组成,山中部的针阔叶林区,多属栎类、桦木、野樱桃、山胡椒等组成。阴山、箕山、巴岳山尚有原生植被、生物活化石—桫椤(树蕨),三条筋、光皮桦、山枇杷等也在一定范围零星分布。全区的森林资源以乔木林为主,占现有森林资源的39.8%,乔木林中桉树最多最广,占现有森林资源的19.3%。
水能
永川区水资源总量58852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73立方米。全区共有各类水利工程30419处,其中水库136座,微型水利工程9349处,山坪塘10923口,石河堰517道,引水工程46处,提水工程655处,机井32处,人工浅井8763处,总蓄引提水量26140.4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44.4%。
人口
2017年,永川区常住人口112.0万人,比2016年增加0.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6.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户籍人口114.0万人,比2016年增长0.3%。其中,男性57.8万人,女性56.2万人。农村人口62.4万人,城镇人口51.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7‰。人口出生率11.5‰,出生人数12720人。死亡率6.9‰,死亡人数7571人。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1.063:1。
民族
永川区是一个以汉族人口为主的地区。有散居(常住)少数民族群众5504人,涉及苗族、土家族、彝族、壮族、布依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43个少数民族。有大中专职教院校少数民族学生1.1万余人、重庆文理学院附属中学校青海民族班学生112人。
宗教
永川区宗教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5种宗教。有大佛寺、天主教天主堂、基督教福音堂等宗教活动场所27处,有佛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3个宗教团体,有认定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22人,信教群众11.2万余人,其中佛教信众近10万人、天主教和基督教信众各约5000余人、伊斯兰教信众约700人、道教信众约1500人。
永川桂花糕
永川桂花糕属于地方传统美食,1984年评为重庆市名特小吃。
永川皮蛋
永川皮蛋也称为永川松花蛋,是一种传统的风味蛋制品。
永川秀芽
永川秀芽创制于1964年,标准为一芽一叶,要求芽叶完整,获得过“国际名茶金奖”等奖项。
永川豆豉
永川豆豉属毛霉型豆豉。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永川豆豉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茶山竹海
茶山竹海由桂山茶园、青龙茶园、大山坪茶园和犀牛竹海、金盆竹海、扇子湾竹海、白云湾竹海、大岚垭竹海组成,总面积117平方公里,为国家森林公园。
松溉古镇
松溉古镇建于宋朝,是南宋经济学家陈少南故乡,是影星陈冲祖籍地,也是重庆长江上游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永川凤凰湖
永川凤凰湖位于永川区城市新区,公园规划占地1200多亩,其中凤凰湖水体约248亩。
神女湖
神女湖位于茶山竹海脚下,是一座集山、水、林、石、亭、廊、茶山神女雕像等元素于一园,融清新雅致的自然景观的人文大观于一体的复合型体验式生态文化公园。
石笋山
石笋山属云雾山系,位于重庆永川区东南何埂镇柏林境内,距永川市区36公里。山中有男石笋山和女石笋山,分别为两座最高山峰,海拔约700米。
乐和乐都主题公园
乐和乐都主题公园是西南地区首家国家级主题公园,分为地球村、欢乐世界(娱乐天堂)、重庆野生动物世界、野生世界两江假日酒店四大版块。也是国内最大的野生动物生态旅游园区之一。园内有来自五大洲14个国家的430余种珍稀野生动物,其中的金虎、银虎、白虎等都极为珍贵。公园内还有大量的游乐设施、高档酒店、美食区等,是一个融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大型主题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