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古称陈仓、雍城,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是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地处关中平原西部,下辖3区9县,总面积1.81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377.1万人。宝鸡历史悠久,是宝学(宝鸡之学)所在地[E5地名网www.ehome5.net],有2700余年建城史,出土了晚清四大国宝及石鼓、何尊等文物,存有西府社火、凤翔木版年画、泥塑等中华工艺。
宝鸡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得城市。拥有法门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关山草原、中华石鼓园(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千湖国家湿地公园等知名景点及西凤酒、岐山臊子面、宝鸡擀面皮、豆花泡馍、西府扯面、醋粉等诸多特产或西府小吃。
区划名称 | 宝鸡市 |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
区划代码 | 610300 |
辖区面积 | 18117 km² |
人口数量 | 377.1 万人 |
车牌代码 | 陕C |
电话区号 | 0917 |
邮政编码 | 721000 |
行政驻地 | 金台区陈仓大道行政中心 |
气候条件 | 暖温带季风性气候 |
地理位置 | 关中平原西部 |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渭滨区 | 610302 | 728 km² |
金台区 | 610303 | 52.16 km² |
陈仓区 | 610304 | 2057 km² |
凤翔县 | 610322 | 1179 km² |
岐山县 | 610323 | 856.45 km² |
扶风县 | 610324 | 720 km² |
眉县 | 610326 | 863 km² |
陇县 | 610327 | 2285 km² |
千阳县 | 610328 | 993.93 km² |
麟游县 | 610329 | 1740 km² |
凤县 | 610330 | 3187 km² |
太白县 | 610331 | 2780 km² |
宝鸡是周秦王朝发祥地。公元前11世纪,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宝鸡市岐山县),“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 《史记·周本纪》),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国家组织。这就是西周最早的都城岐邑,距今已3200多年。古公亶父被后世尊为太王。周在古公亶父死后的季历和文王时期,国势发展很快,先后征服了西落鬼戎、始呼、翳徒之戎,邻近的许多部落和方国也归附于周,巩固了周族在渭水中游的统治,为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基础。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以秦襄公攘夷,护送平王东迁之功,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从此,建立了秦国。
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在“千渭之会”(今宝鸡市眉县附近)建立国都。秦文公在千渭之汇所建之城称为“陈仓”(今宝鸡市金台区代家湾一带,即古陈仓城遗址,是宝鸡建城史的开端)。
秦宪公二年(前714年),为备战攻戎,秦将国都由千渭之会徙往平阳(今宝鸡市陈仓区东阳平村),并建有封宫(《史记·秦本纪》)和羽阳宫(《汉书·地理志》)。以此为政治中心,至秦武公十一年(前689年),西起甘肃中部,东至华山一线,整个关中及渭水流域,基本为秦国所控制。
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国迁都于雍(今宝鸡市凤翔县)。此后,秦国先后有十八位国君以雍为国都,共历时294年。
秦穆公(前659~前621年)在位期间,“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由一个落后的诸侯国,跻身当时最先进的国家行列之中,为以后东向攻灭六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宝鸡属内史地。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属雍;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改为中地郡;汉高祖九年(前198年),又改属内史;景帝分属右内史;武帝 建元六年(前135年),仍因之;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右扶风,为三辅之一。献帝时(189~220年),省扶风都尉,置汉安郡。
曹魏(220~265年)为扶风郡。晋惠帝时(290~306年),改为秦国。
北魏太武帝时(424~452年),置秦平郡,兼置岐州。
西魏(535~556年)改秦平郡为岐阳郡。
隋初,置岐州;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废州置扶风郡。
唐初置岐州。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改为扶风郡;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改为凤翔郡,不久又改为凤翔府;代宗宝应年间(762~763年)因之,属关内道。五代属关西道。
宋属秦凤路,为风翔府。
金置天兴军,属陕西西路。
元初立凤翔总管府,后更为散府,先后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明仍为凤翔府,隶陕西布政使司,分属关西道。
清初,仍沿旧制为凤翔府;康熙九年(1670年),裁关西道,分隶西安粮盐道;乾隆九年(1744年),改隶驿盐道。为分巡凤邻道。
民国30年(1941年)2月,第九区督察专员公署迁至宝鸡。
1949年7月16日设立宝鸡市,以宝鸡县的城区及郊区为其行政区域;设立宝鸡分区,驻宝鸡市,属陕甘宁边区政府,辖宝鸡市和宝鸡、陇县、千阳、凤翔、岐山、凤县、扶风、郿县8县。
1949年11月,宝鸡市的虢镇区划归宝鸡县,蔡家坡区划归岐山。宝鸡市辖渭滨、金台等2区10县。
2003年3月,撤销宝鸡县,设立宝鸡市陈仓区。至此宝鸡市辖3区9县。
市名由来
(1)唐天宝14年(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鱼阳鼙动地来的时候,玄宗与贵妃正在华清池温泉水洗凝脂。叛军破关入陕,直逼长安。玄宗携贵妃杨玉环仓惶出逃,行止马嵬坡驿士兵哗变,玄宗被迫诛杀杨国忠,缢死杨贵妃,玄宗一行逃到陈仓,关中将士纷纷潜散。这时叛军追尾。玄宗慌不择路,只带几个亲兵钻入山中。爬过一座山峦,四面岩石陡峭无路可行。此时,山外尘土飞扬,叛军战马嘶鸣,玄宗扑到再地,失声痛哭道:“命休此矣。” 忽然飞来两只山鸡,盘旋之后,款款南飞。众人跟着陈仓山顶,歇入庙中。叛军追到。突然,冰雹倾泻不停,砸得叛军溃退而去。说也奇怪,山下雷雨交加,山上却晴空万里。众人再找那两只山鸡,已化为石鸡,昂首屹立。临别时,玄宗脱口而出:“陈仓,宝地也;山鸟,神鸡也。”宝鸡便因玄宗御口金言:“宝地神鸡”而得名,此后,陈仓更名为宝鸡,陈仓山始称鸡峰山。(2)秦文公十九年(公元前747年),有个陈仓人猎到一只像羊又像猪的怪兽,准备进献国君。可是却有两个小孩劝他万不可行。因为这个怪兽,名叫“獍”,刚一出生,就张口吃母,及长,吸人脑浆,陈仓人一听赶紧用力打头,欲把它杀死。突然,猬开口说话:“你不要杀我,快放了我,去逮这两个小孩。他们是龙凤胎,都叫陈宝,得男者称霸,得女者称王。” 陈仓人闻言,以为灵异,放下猬去逮小孩。可是两个小孩忽然变成两只神鸡,一只飞到了河南南阳,千年之后转生为汉光武帝刘秀,另一只直飞陈仓山顶,化为石鸡,体大如羊,光洁如玉。陈仓人放了猬,猬感其德,衔草掩护石鸡。陈仓山从此林密草茂,幸赖石鸡之福,石鸡默默,以俟盛世。在唐至德二年(757年),陈仓山复闻神鸡啼鸣,声传十余里。当是时也,正是安史之乱的紧要关头。玄宗避乱四川,太子李亨在灵州提前登基,史称肃宗,挂帅平叛。闻神鸡鸣叫,唐军节节胜利,叛军一蹶不振。肃宗认为神鸡为国之宝,鸡鸣乃是吉祥之兆,随改陈仓为宝鸡,沿用至今。位置境域
宝鸡地处东经106°18′~108°03′,北纬33°35′~35°06′。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的中心位置,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在此交会,是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东连咸阳、杨凌示范区,南接汉中,西北与甘肃省的天水和平凉毗邻。秦岭南屏,渭水中流,关陇西阻北横,渭北沃野平原。东西长156.6公里,南北宽160.6公里,总面积1811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2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宝鸡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中的地貌差异大,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尖角开口槽形的特点。山、川、原兼备,以山地、丘陵为主,呈显“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巍峨峻峭的秦岭群峰与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互为映衬,构成了宝鸡市的地貌主体。位于宝鸡市太白县境内的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国大陆东部的最高山峰。
宝鸡市位于秦岭纬向构造体系与其他构造体系的复合交接部位,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可分为南部的秦岭褶皱带、中部的渭河断陷带和北部的鄂尔多斯台向斜区3个地质构造单元。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现代秦岭山脉的基础。渭河断陷盆地处于鄂尔多斯台向斜和秦岭褶皱系之间,为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形成渭河平原及其两侧不对称的黄土台原。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其间。渭河北部的岐山是以奥陶纪灰岩为主的低山,而渭河南部则是由古老变质岩和不同时代的花岗岩组成的中高山。
宝鸡土壤分布由于地质地貌结构复杂,海拔高度差异悬殊,形成十分复杂且多种多样的成土环境,主要分为秦岭、关山山地和渭北黄土台塬、渭河谷地等不同区域。
水文
宝鸡市河流网排列以秦岭为界,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水系河流主要是以渭河为干流的渭河水系,其主要支流有通关河、小水河、清姜河、石头河、汤峪河、金陵河、千河、漆水河等。渭河横贯宝鸡市境内206.1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5.51亿立方米。长江水系以嘉陵江上游河段为主干,其主要支流有将龙沟、北星沟、安河、石家沟、小峪河、旺峪河等,宝鸡市境内流长72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6.27亿立方米。境内秦岭主脊南侧还分布着汉江水系的支流湑水河、红崖河等。
气候
宝鸡市位于中国内陆中心腹地,关中平原西部,属于中纬度暖温带的半湿润气候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境内地形复杂,北部山区、中部川塬、南部秦岭,渭河横贯其中,因而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差异明显,气象灾害频繁。宝鸡市年平均气温13度,全区在7.5-13.0度之间,4-9月为暖温期,10-3月为冷温期。全年无霜期在158-225天。极端最高气温42.7度(扶风),极端最低气温-25.5度(太白)。宝鸡市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全区在610-780毫米之间,4-10月份降水占全年总量的90%,5-9月为多雨期,7-9月为主汛期,7-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历史年雨量最多是秦岭,达1137毫米,年雨量最少是扶风,仅325毫米。
矿产资源
宝鸡市自元古代至第四纪地层发育齐全,经历多旋回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以及复杂的变质作用,形成多种内生矿床和沉积矿床,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发现矿产地202处,发现各类矿种资源45种,有铁、铜、铅、锌、镍、金、银、钨、钼、汞、黄铁等金属矿产,石灰石、电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硅石、耐火粘土、萤石、磷块岩、石英岩等非金属矿产。其中列入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种26种,矿区96处。已探明矿产储备资源/储量潜在价值在全市前三位的矿种有:水泥用灰岩、磷、煤。宝鸡地区煤矿主要集中在凤县,有草滩沟、罗钵庵、扈家窑等煤矿,陇县娘娘庙、麟游北马坊也有分布。全市共有各类采矿企业338户,共设置探矿权88个,勘察登记总面积2600平方公里。
植物资源
宝鸡境内植物类型很多。植物区系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华中、中国喜马拉雅区系成分也占重要地位。森林植物主要集中在秦岭和关山,秦岭山地随海拔递升,依次有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等植被类型。植物资源丰富,宝鸡境内有资源植物2100多种,仅秦岭主峰太白山就有种子植物1550多种。特别是宝鸡有极其丰富的经济植物,据统计共有经济植物1000余种,太白山已发现的药用植物就有510多种,有广阔的综合利用前途。渭北台原、渭河平原主要为大田农作物、蔬菜、果园和城市绿化等栽培植物类型。全市森林覆盖率53.78%。山区有林地面积64.3万公顷,种植作物包括苹果、核桃、板栗、柿子、梨,桃子等。秦岭、关山的天然森林和在太白县的原始森林中还有野生果树,如猕猴桃,五味子、山荆子、山楂、沙棘果等近百种。野生中药材有500多种,其中有党参、当归、黄芪、天麻、杜仲、山萸、贝母等。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关山山地,市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珍贵动物10种,即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秦岭虎、云豹、豹、朱鹮、大鸨、黑鹳、白肩雕;另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8种。
地热资源
境内地热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渭河谷地、渭河北岸断裂带和秦岭山前断裂带上,眉县汤峪是陕西省内著名的温泉疗养地。
水资源
宝鸡市地下水储量估算,可供开采水量约7.56亿立方米。可控制利用水资源量为11亿立方米,宝鸡市有较理想的地表水源基地。1999年建成的引嘉济清工程,每年可向宝鸡供水912.5万立方米;2006年又建成冯家山引水二期工程,市区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20.9万立方米/日,冯家山引水工程,每年可向宝鸡供水2920万立方米,满足了宝鸡市区的用水需求。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图册资料
人口
2017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78.1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52.12%。全市人口出生率9.91‰,死亡率6.07‰,人口自然增长率3.84‰。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77.1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53.17%。全市人口出生率9.61‰,死亡率6.13‰,人口自然增长率3.48‰。
民族
2016年末,宝鸡市汉族人口占绝大部分,达到了99.9%,全市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羌族等27个少数民族,共2万多人,占372万总人口的0.54%,集中分布在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陇县、凤县、千阳县等7个县区。
概况
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市区东南鸡峰山有“石鸡啼鸣”之祥兆而改称宝鸡。这里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以出土佛骨舍利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在盛唐时期已成为皇家寺院和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宝鸡的城市精神为“崇德尚礼 和谐包容 闻鸡起舞 开放创新”,城市象征为凤凰。曾称陈仓、雍州、雍城、周原、西虢、西岐、岐邑、岐阳、西府、阳平、凤翔等。
宝鸡境内的文物资源丰富,其中以青铜器为最多,现已陆续出土毛公鼎、大盂鼎等五万余件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国宝收藏
国宝重器(Famous national treasure of Baoji)
文物名 |
外文名 |
出土地 |
出土时间 |
地位 |
意义 |
馆藏点 |
---|---|---|---|---|---|---|
(陈仓)石鼓 | Shi-ku,Stone Drum | 宝鸡市渭滨区石鼓山 | 贞观(唐太宗)627年 | 中华第一古物,石刻之祖 | 石鼓文 | 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
何尊 | He Zun | 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 | 1963年 | 镇国之宝,国之尊,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国宝级文物 | 文字最早记载“中国”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
毛公鼎 | Dake Mao Tripod | 宝鸡市岐山县庄白村 | 清道光末年(1843年) | 晚清四大国宝 | 抵得一篇尚书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大盂鼎 | Great Yu Tripod | 宝鸡市眉县礼村 | 清道光年间 | 晚清四大国宝,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国宝级文物 | 金文书法之首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散氏盘 | San Family Plate | 宝鸡市凤翔县 | 清乾隆初年 | 晚清四大国宝 | 开“草篆”之端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虢季子白盘 | Ji Zibai Plate of the Guo State | 宝鸡市陈仓区虢川司 | 清道光年间 | 晚清四大国宝,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国宝级文物 | 金文书家法本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大克鼎 | Big Grams Tripod | 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 |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 | 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国宝级文物 | 西周奴隶制史实 | 上海博物馆 |
逨盘 | Plate of Lai | 宝鸡市眉县杨家村 | 2003年1月19日 | 中国第一盘 | 夏、西周断代工程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
(史)墙盘 | Qiang Basin | 宝鸡市扶风县 | 1976年 | 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国宝级文物 | 食器之首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
铜浮屠 | 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地宫 | 1987年 | 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国宝级文物 | 佛门圣物 | 法门寺博物馆 | |
八重宝函 | 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地宫 | 1987年 | 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国宝级文物 | 佛门圣物 | 法门寺博物馆 | |
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 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地宫 | 1987年 | 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国宝级文物 | 佛门法器至宝,世界“锡杖之王” | 法门寺博物馆 | |
胡簋(【害夫】簋) | 宝鸡市扶风县齐村 | 1978年5月 | 最大商周时期青铜簋 | 簋王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 |
折觥 | 宝鸡市扶风县庄白村 | 1976年12月 | 纹饰最华丽的青铜器 | 青铜酒器之冠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 |
秦公镈(bó) | Qin Duke Bo | 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 | 1978年 | 春秋早期青铜及音乐文化 | 秦乐(yuè)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
文物名 |
出土年代 |
出土地点 |
馆藏点 |
---|---|---|---|
叔方鼎 | 不祥 | 宝鸡市 | 澳大利亚墨尔本国立维多利亚美术馆 |
圆鼎 | 不详 | 宝鸡市 | 澳大利亚墨尔本国立维多利亚美术馆 |
铜禁 | 1927 | 宝鸡市 | 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博物馆 |
散伯簋丙 | 宋代 | 宝鸡市凤翔县 | 美国福格美术博物馆 |
散伯簋丁 | 宋代 | 宝鸡市凤翔县 | 美国福格美术博物馆 |
散伯簋戊 | 宋代 | 宝鸡市凤翔县 | 美国福格美术博物馆 |
善夫梁其簋乙 | 1940年 | 宝鸡市扶风县任家村 |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
兮仲钟 | 不详 | 宝鸡岐山、扶风一带 | 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 |
仲姞鬲(甲) | 清朝末年 | 宝鸡市扶风县任家村 | 日本住友集团 |
应侯钟(乙) | 不详 | 宝鸡岐山、扶风一带 | 日本书道博物馆 |
伯尊 | 不详 | 宝鸡市 | 德国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 |
朿觯 | 不详 | 宝鸡岐山、扶风一带 | 斯德哥尔摩远东博物馆 |
文化场馆
馆名 |
介绍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 中国唯一青铜器主题博物馆、何尊等国宝重器存放处 |
周原博物馆 | 世界著名的周原遗址文物 |
宝鸡民俗博物馆 | 关中西府民俗,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乡、泥塑、脸谱等 |
先秦陵园博物馆 | 先秦时期文物 |
宝鸡展览馆 | 展示宝鸡8000年文明 |
法门寺博物馆 | 佛教珍宝之馆 |
北首岭遗址陈列馆 | 古文明集聚地 |
陇县博物馆 | 古陇州文物荟萃 |
岐山县博物馆 | 商周青铜器 |
麟游县博物馆 | 隋唐时期珍藏 |
凤翔县博物馆 | 天下九州唯雍其昌 |
扶风县博物馆 | 庙宇古建与文物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3张) | 宝鸡印象(Baoji impression)(7张) | 盛世莲花——中华礼乐城(3张) |
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标识
宝鸡城市形象标识主体部分由“宝鸡”拼音首字母组合而成,背景部分以秦岭主峰太白山和渭河为主,文字部分由“看中国来宝鸡”中英文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镇院之宝——何尊构成。整个形象标识有鸡的形状,凤的神韵。主纹理采用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及西周早期),寓意宝鸡是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主色调采用红黄色,寓意宝鸡的发展红红火火,矢志追赶超越,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
看中国,来宝鸡”这一宝鸡城市形象主题宣传语,不仅是因为“中国”二字首次以词组形式出现在出土于宝鸡的国宝重器——“何尊”上,更是来源于宝鸡历史文化的文化自信、良好生态的生态自信和现代工业的发展自信。邀八方宾客来宝鸡,看中国历史文化,看中国魅力城市,看中国生态文明,看中国装备制造。“来宝鸡,观周风秦韵、寻文明根脉、赏青铜吉金、游宝鸡山水、品最中国美食,宝鸡是一座崇德尚礼、生态宜居、文明开放、幸福美丽的城市。
市花市树
市花 |
市树 |
---|---|
西府海棠 | 白皮松 |
宝鸡古有西府一称,西府海棠便是以此命名。蔷薇科苹果属植物,中国特有,已由人工引种栽培。西府海棠在北方干燥地带生长良好,喜光,耐寒,耐干旱,忌水湿。 | 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高达30米,中国特有。树形优美,干皮斑驳,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种子可食用。枝轮生,覆瓦状排列。幼树树皮灰绿色,平滑。 |
城市精神
崇德尚礼 和谐包容 闻鸡起舞 开放创新
宝鸡又称西府,西府小吃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博采各地之精华,兼收民族饮食之风味,挖掘、继承历代宫廷小吃之技艺,因而以其品种繁多、风味各异而著称。是中国烹饪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西府小吃主要有岐山臊子面、宝鸡擀面皮、豆花泡馍、烙面皮、麻酱凉皮、西府扯面(中华名吃)、文王锅盔、金钱肉、腊驴肉、驴肉泡馍、腊汁肉夹馍 、水煎包等。西府特产有皮影、农民画、凤翔草编、凤翔年画、马勺脸谱、凤县花椒、岐山醋、岐山臊子、猕猴桃、木耳、核桃 、小人参、土鸡、太白香菇、红富士苹果等。
豆花泡馍
豆花泡馍的原料由大豆、锅盔馍和各种调料三大部分组成,其制作方法是先将大豆挑捡洗净泡软,和水后用打浆机磨成豆浆,然后入锅煮熟,放入消泡剂搅匀消泡,再将石膏用水泡开,与豆浆同时倒入保温桶内,迅速加盖,过七八分钟后,就结成了凝固而洁白如玉的豆花。
西府扯面
扯面是陕西和山西的传统面食,已有3000年历史。以宝鸡的西府扯面最为正宗,为中华名吃。主要原料有上白面粉、鸡蛋、菠菜、红萝卜、调味品、臊(sào)子等。扯面主要流行于陕西、山西以及甘肃的徽县、两当、成县。
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又名“蛟汤面”,典出定居于岐山的周文王挥剑斩蛟龙的故事。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写诗称赞:“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
搅团
用面搅成的浆糊,在水滚时,一手握一棍子搅动,另一手均匀撒各样杂面,否则杂面会结块,不能和水分充分结合,以至于结块部分久煮不熟,既影响视觉,又影响味觉,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棍子顺时针搅几下,逆时针搅几下,熟后配以调汁。
宝鸡岐山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则是先擀成面,然后再蒸,蒸熟后再切成比凉皮稍宽的条状,吃法和米面皮基本一样,不同于米面皮的是,擀面皮口感较硬,韧度高,有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