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中国23个省之一,位于西南地区,省会昆明。介于北纬21°8′~29°15′,东经97°31′~106°11′之间,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省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E5地名网www.ehome5.net],云南省常住人口4858.3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28.8万人。
云南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8.64%。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云南省地跨长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6大水系。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滇西北属高原山地气候。
区划名称 | 云南省 |
---|---|
行政级别 | 省 |
区划代码 | 530000 |
辖区面积 | 394100 km² |
人口数量 | 4858.3 万人 |
车牌代码 | 云A-云S(无云B、I、T、U、V、W、X、Y、Z) |
电话区号 | 0871 |
邮政编码 | 650000-674600 |
行政驻地 | 昆明市五华区华山南路78号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
地理位置 | 西南边陲 |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昆明市 | 530100 | 21473 km² |
曲靖市 | 530300 | 28900 km² |
玉溪市 | 530400 | 15285 km² |
保山市 | 530500 | 19600 km² |
昭通市 | 530600 | 23021 km² |
丽江市 | 530700 | 20600 km² |
普洱市 | 530800 | 45385.34 km² |
临沧市 | 530900 | 24000 km²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532300 | 29000 km²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532500 | 32931 km²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532600 | 32239 km²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532800 | 19124.5 km²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532900 | 29459 km²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533100 | 11500 km²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533300 | 14703 km²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533400 | 23870 km² |
地名来源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开西地南夷,置县24,云南为其一。取县名为“云南”有三种说法,一是“彩云南现”说,建县时,县治驻地现云南驿村北面的龙兴和山出现五彩云霞,县城在彩云之南称“云南”;二是“云山之南”说,云山即(现宾川鸡足山),常凝云气高数丈,县城在云山之南称云南;三是“武帝追梦”说,相传汉武帝夜梦彩云,遣使追梦,在今祥云县境追到彩云,因置云南县。唐朝,南诏王阁罗凤遗使到长安拜唐王,王问:君在何方?使遥指南曰:南边云下。于是在朝廷心目中“云南”便为祖国西南边疆地域的代称,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王便封阁罗凤为“云南王”。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云南县的地域上曾设过云南郡、云南赕、云南州,“云南”两字一直沿用。
明至清代为区云南县与省名的使用混暇,常将云南县称为“小云南”。民国七年(1918年),为免省县同名,将“云南县”改名“祥云县”。
建制沿革
云南省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之一。
夏、商时期,云南属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殷周时期,云南被称为“百濮之国”。前3世纪,楚国大将庄蹻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
秦代修“五尺道”,在云南派官“置吏”,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始。
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西汉武帝时期,开西南夷,滇王降,设益州郡,领县27个。东汉在今保山设永昌郡,亦属益州部,对云南的统治进一步深入,中国在云南西部地区的疆域已大体奠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三国时南中部分奴隶主贵族据地自雄,诸葛亮率大军渡泸(今金沙江),平定南中,并调整郡县建置。
西晋,云南改设中央直接统治的宁州,为全国十九州之一。这时云南广泛使用铁器,实行移民屯田,滇中、滇东北等地出现了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因素。南北朝时期云南进入爨氏的统治时代。
晋朝泰始七年(271年),改置宁州。太康三年(282年),复省入益州,置南夷校尉。太安二年(303年),复置宁州。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李雄派李寿率兵攻占南中,李寿被封为“建宁王”,爨琛为交州刺史。咸康四年(338年),分置安州。咸康五年(339年),爨琛降晋,晋王朝封爨琛为宁州刺史,并承认其世袭地位,从此彝族豪族爨氏统治云南400年。
南北朝,梁大同年间,改置南宁诸州,承圣末年,云南没于群蛮。
隋朝,消除割据势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唐初继之,基本上恢复了汉晋时期的郡县规模。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复开南中,仍置南宁州,领羁縻数十州,后又领于益州都督府。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姚州管羁縻州三十二。贞观六年(633年),于戎州置都督府,督南中一十七州。707年,唐朝击败南侵洱海的吐蕃扩张势力,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洱海地区的蒙舍诏部落首领、哀牢夷人皮罗阁兼并其他五诏,建立南诏国。
南诏时期的疆域东接贵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达西双版纳,北接大渡河;东南界今越南,西南界今缅甸;西北与吐蕃为邻,东北与戎州(今宜宾)相望的广阔疆域。
南诏内修制度,筑拓东城(今昆明)。次年建都太和城(今大理市)。天宝元年(742年),置戎州督羁縻三十六州。天宝九年(750年),南诏占领云南全境,称臣吐蕃,僭国号曰大蒙。贞元四年(788年),吐蕃册封日东王。五年,复归唐。十年,请改国号南诏。太和三年(829年),复叛唐。大中十三年(839年),僭称帝国,号大礼。879年,郑买嗣杀南诏王建大长和。光化四年(901年),郑买嗣夺位,自立为王,改国号大长和。后唐天成三年(928年),杨干贞建大义宁。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联络三十七部灭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政权。大理国政权基本上承袭了南诏以来的疆界,行政区划设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实行封建农奴制专政。大理国政权在云南的统治基本与中原的宋朝相始终。
大理王向宋朝称臣纳贡,其首领先后被宋朝封为云南八国郡王、大理王等,并成为南宋王朝抵御蒙古贵族西部战线的助手。大理国政权始终保持着对宋王朝的臣属关系。
元朝,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乘革囊渡金沙入云南,灭大理国,1260年,设“大理国总管”。1276年忽必烈选派赛典赤·赡思丁为“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省会中庆路(昆明),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云南完全纳入了元朝的统一治理范围,自此,“云南”一名便正式作为行省一级的机构出现。此后元朝封也先贴木儿为云南王,1290年封皇孙甘麻剌为梁王,云南王镇大理,梁王管辖全省,云南实际上存着行省与诸王府两套政权。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军西进平定云南,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立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云南内地设府、州、县,实行以流官为主的统治,在边远地区则建立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御夷”府州等,全由土司管辖,矿冶业迅速发展,银、铜的产量居全国第一。明末,以李定国为代表的大西军,曾拥护流亡皇帝永历帝以昆明为根据地为抗击清军。
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进攻云南,永历帝及其随员逃至缅甸。康熙元年(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及其子被吴三桂从缅甸逮回,绞死在昆明金蝉寺,明朝最后一代王朝覆灭。清康熙年间,吴三桂的叛乱被粉碎。清朝时期大量移民入滇,并推行“改土归流”,边疆部分地区仍保留土司制度。
鸦片战争后,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将云南划为法国的势力范围,蒙自、蛮耗、河口等地被划为商埠。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云南同盟会会员举行了河口起义。宣统二年(1910年)滇越铁路建成,云南大锡等物资主要由铁路运输出口。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30日,发动了昆明起义(重九起义),组建云南大汉军政府,推翻了清政府在云南的统治。
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后,废府、厅、州,只保留县,分全省为滇中、蒙自、腾冲、普洱4道。
民国四年(1915年)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领导发动了护国运动,点燃了全国讨袁护国的革命之火。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设省。
民国十八年(1929年),蒋介石任命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等,以龙云为首的云南地方实力派统治在云南确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云南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是安置内迁企业和发展战时工业的基地,云南先后派出20万云南军队开赴台儿庄、武汉等前线抗战,投入10万多民工抢修滇缅公路。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免除龙云的云南省主席职务,龙云逃亡香港。中共云南地方党组织全面开展了组织、发动民众,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区纵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解放了61个县城,建立了14块根据地。同时,解放军野战军挥师南下。
1949年,全省分设1个省辖市、12个行政督察区、112个县、17个设治局、2个对汛督办区。12月9日,卢汉率部在昆明起义,云南宣告和平解放。
1950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位置境域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90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其中,中缅边界1997千米,中老边界710千米,中越边界1353千米。
地形地貌
云南属山地高原地形,其中,1000~3500米中海拔区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7.21%,云南省绝大部分区域均位于中海拔区域。25°坡度以下区域占国土面积的56.46%,从地貌类型看,平原、台地、丘陵、山地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4.85%、1.55%、4.96%、88.64%。
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喀斯特)地貌;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山岭和峡谷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山顶部常年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全省海拔高低相差很大,海拔最高点海拔6740米,在滇藏交界处德钦县境内怒山山脉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最低点海拔76.4米,在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红河交汇的中越界河处,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千米,海拔相差6000多米。全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从北到南的每千米水平直线距离,海拔平均降低6米。北部是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左右,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巨大山系和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大河自北向南相间排列,三江并流,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西北部为横断山脉,山地海拔不到3000米,主要有哀牢山、无量山、邦马山等,地势向南和西南缓降,河谷逐渐宽广;在南部、西南部边境,地势渐趋和缓,山势较矮、宽谷盆地较多,海拔在800~1000米左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地区。
气候
特点
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滇西北属寒带型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东、滇中属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属低热河谷区,有一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进入热带范围,长夏无冬,一雨成秋。
在一个省区内,同时具有寒、温、热(包括亚热带)三带气候,一般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平均递降0.6~0.7℃,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景象别具特色。
气温
全省平均气温,最热(七月)月均温在19~22℃之间,最冷(一月)月均温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只有10~12℃。同日早晚较凉,中午较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全省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地区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地区约为250天,比较寒冷的滇西北和滇东北地区也长达210~220天。
降水
全省降水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极不均匀。干湿季节分明,湿季(雨季)为5~10月,集中了85%的降雨量;干季(旱季)为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全省降水的地域分布差异大,最多的地方年降水量可达2200~2700毫米,最少的仅有584毫米,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水文
全省河川纵横,湖泊众多。全省境内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89条,分属长江(金沙江)、珠江(南盘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大盈江(伊洛瓦底江)6大水系。红河和南盘江发源于云南境内,其余为过境河流。除金沙江、南盘江外,均为跨国河流,这些河流分别流入南中国海和印度洋。多数河流具有落差大、水流湍急、水流量变化大的特点。全省有高原湖泊40多个,多数为断陷型湖泊,大体分布在元江谷地和东云岭山地以南,多数在高原区内。湖泊水域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0.28%,总蓄水量约1480.19亿立方米。湖泊中数滇池面积最大,为306.3平方千米;洱海次之,面积约250平方千米;抚仙湖深度全省第一,最深处为151.5米;泸沽湖次之,最深处为73.2米。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滇池 | 洱海 | 抚仙湖 |
程海 | 泸沽湖 | 杞麓湖 |
星云湖 | 阳宗海 | 异龙湖 |
矿产资源
云南地质现象种类繁多,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是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宝地。云南矿产资源的特点:矿种全,已发现的矿产有143种,已探明储量的有86种;分布广,金属矿遍及108个县(市),煤矿在116个县(市)发现,其他非金属矿产各县都有;共生、伴生矿多,利用价值高,全省共生、伴生矿床约占矿床总量的31%。云南有61个矿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铅、锌、锡、磷、铜、银等25种矿产含量分别居全国前3位。生物资源
主词条:云南省主要自然保护区
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被誉为植物王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植物类型都有分布,古老的、衍生的、外来的植物种类和类群很多。在全国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占60%以上,列入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树种有150多种。2011年,云南森林面积为1560万公顷,居全国第3位,森林覆盖率将近50%(含灌木林)。活立木总蓄积量15.48亿立方米,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的11.4%。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16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95.56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4.27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88.31万公顷。云南树种繁多,类型多样,优良、速生、珍贵树种多,药用植物、香料植物、观赏植物等品种在全省范围内均有分布,故云南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之称。
云南动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脊椎动物达1737种,占全国58.9%。其中,鸟类793种,占63.7%;兽类300种,占51.1%;鱼类366种,占45.7%;爬行类143种,占37.6%;两栖类102种,占46.4%。全国见于名录的2.5万种昆虫类中云南有1万余种。云南珍稀保护动物较多,许多动物在国内仅分布在云南。珍禽异兽如蜂猴、滇金丝猴、野象、野牛、长臂猿、印支虎、犀鸟、白尾梢虹雉等46种,均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熊猴、猕猴、灰叶猴、穿山甲、麝、小熊猫、绿孔雀、蟒蛇等154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大量小型珍稀动物种类。
水资源
云南省临近热带海洋,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处于西南暖湿气流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之下,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具有水汽充足、降水量丰富的特点。全省年均降水量为1278.8毫米,折合水量4900亿立方米。降水量地区分布十分复杂,西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年降水量较大;中部和北部的干热河谷(坝子)地区的降水量较少。从全省范围看,降水量分布规律为:山区降水量多,河谷、坝区降水量少;迎风坡降水量大,背风坡降水量小。
云南省年均地下水资源量为771.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地下水资源总量的9.54%;全省多年平均地下水产水模数为每年每平方公里2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变化趋势与地表水资源量的地区分布基本一致,呈西多东少,南多北少的分布态势。
能源资源
云南能源资源得天独厚,尤以水能、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82.5%蕴藏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3大水系,尤以金沙江蕴藏的水能资源最大,占全省水能资源总量的38.9%。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437万千瓦,占全国总蕴藏量的15.3%,居全国第3位。全省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为9795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944.5亿度,占全国可开发装机容量的20.5%,居全国第2位。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滇东北,全省已探明储量240亿吨,居全国第9位,煤种也较齐全,烟煤、无烟煤、褐煤都有。
地热资源以滇西腾冲地区的分布最为集中,全省有出露地面的天然温热泉约700处,居全国之冠,年出水量3.6亿立方米,水温最低的为25℃,高的在100℃以上。
太阳能资源也较丰富,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等省区,全省年日照时数在1000~2800小时之间,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在90~150千卡之间。省内多数地区的日照时数为2100~23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120~130千卡。
人口
截至2019年末,云南省常住人口4858.3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28.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1.2万人,出生率为12.63‰;死亡人口30.0万人,死亡率为6.20‰;自然增长率为6.43‰,比2018年下降0.44个千分点。年末全省城镇人口2376.2万人,乡村人口2482.1万人,全省城镇化率达48.91%,比2018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015年云南省1%人口抽样调查州市人口
地级行政区 |
人口数(万人) |
地级行政区 |
人口数(万人) |
---|---|---|---|
昆明市 | 667.0 | 保山市 | 257.8 |
曲靖市 | 604.2 | 临沧市 | 250.7 |
昭通市 | 542.4 | 玉溪市 | 236.0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464.5 | 丽江市 | 124.5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360.3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127.7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354.0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116.3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273.0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54.1 |
普洱市 | 260.2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40.7 |
民族
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5个。其中(按人口数多少为序),哈尼族、白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 昂族、独龙族共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人口数均占全国该民族总人口的80% 以上。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达1621.26 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3.6%
民族 |
人口 |
聚居地 |
---|---|---|
汉族 | 3062.9万 | 云南各地 |
彝族 | 502.8万 | 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州、玉溪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普洱市和昆明市 |
白族 | 156.1万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哈尼族 | 163万 | 红河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 |
傣族 | 122.2万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州、普洱市和临沧市 |
壮族 | 121.5万 | 文山州、红河州和曲靖市 |
苗族 | 120.2万 | 文山州、红河州和昭通市 |
回族 | 69.8万 | 昆明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曲靖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州和玉溪市 |
傈僳族 | 66.8万 | 怒江州、迪庆州、丽江市和大理白族自治州 |
拉祜族 | 47.5万 | 普洱市、临沧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佤族 | 40.1万 | 临沧市和普洱市 |
纳西族 | 31万 | 丽江市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 |
瑶族 | 31万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景颇族 | 14.3万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藏族 | 14.2万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布朗族 | 11.7万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 |
布依族 | 3.8万 | 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长底乡;富源县古敢乡;河口瑶族自治县桥头乡 |
阿昌族 | 4.2万 | 德宏州和保山市 |
普米族 | 4.2万 | 丽江市、怒江州和迪庆州 |
蒙古族 | 2.3万 | 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自治乡 |
怒族 | 3.2万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基诺族 | 2.3万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德昂族 | 2万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和临沧市镇康县军赛乡 |
水族 | 8830人 | 曲靖市富源县 |
满族 | 1.4万 | 玉溪市通海县 |
独龙族 | 6300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
语言文字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云南的汉族语言属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其他各民族的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南亚语系,语言使用主要有:母语型、双语型、多语型和母语转用型四种类型。云南各个民族除回族、满族、水族通用汉语外,其余都有自己的语言,使用的民族文字共22种。其中,傣族文字语言与泰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历史悠久,东巴文字是迄今还在传承的象形文字。
宗教信仰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信仰宗教者共有450多万人,其中90%以上是少数民族。佛教:正式登记的场所共826处(其中寺院812处、固定活动处所14处),可统计的佛教信徒约280万余人。云南是全国佛教唯一三大语系俱全的省份,其中巴利语系(南传)佛教在国内唯云南省独有。主要有三大教派:小乘佛教:几乎是傣族、布朗族和德昂族的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几乎是藏族全民信仰。云南有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为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小布达拉宫”)。大乘佛教:汉族中有一部分信仰。被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鸡足山祝圣寺、铜瓦殿,以及昆明筇竹寺等。
伊斯兰教:全省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69万余人,有清真寺810处。格底目教派是云南伊斯兰教最大的教派,遍及全省各地,约占全省信教群众的90%以上。
基督教:云南省可统计的基督教徒约60万人,合法宗教场所2050处。云南基督教主要有两大教派:天主教和新教(耶稣教),主要有:西北部怒江州的傈僳族以及怒族、独龙族;东北部昭通市、武定县等地的苗族以及彝族;西南部中缅边境的德宏州的景颇族;普洱市澜沧县(有著名的糯福教堂)的拉祜族和佤族。基督教在云南省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点,基督教偏远山区和城市地区发展相分离。民族地区及偏远山区的基督教沿袭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怒江州的贡山县信仰基督教者的比重达到85%,是中国基督徒比重最高的一个县。
云南省可统计的天主教徒约5万余人,合法宗教场所58处。曾经建立昭通、昆明、大理3个主教区和西康教区的云南总铎区(在迪庆州有著名的茨中教堂)。
道教:云南省可统计的道教信徒约28万人,合法宗教场所127处,包括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的巍宝山以及昆明金殿、黑龙潭等。
东巴教:历史上,丽江的纳西族中曾流行过东巴教。
本主崇拜:为大理白族普遍信仰。
云南戏曲
云南有曲艺83种,为全国之冠,其中少数民族曲艺56种,汉族曲艺27种。彝族歌谣据统计有七十二调,大的有梅葛调、青棚调、阿色调等。大理地区白族曲艺发展成熟,产生了三腔、九板、十八调。哈尼族曲艺种有哈巴、腊苔、优历克等,分布在哈尼族不同的支系民众中。傣族神话传说与古歌谣结合,产生了民间说唱艺术章哈。纳西族形成了有故事内容的说唱艺术纳西大调,傈僳族曲艺尼丹木刮,佤族曲艺柏巧、唠琼嘎卜(木鼓说唱),苗族曲艺然更、巴腊叭,拉祜族曲艺嘎门可等,都有大量的神话传说曲目,它们与民间歌谣结合,通过原始宗教祭师和歌手的演唱,流行在各民族当中。除了少数民族曲艺,云南由于地处边疆、多种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故本地的汉族有与内地不尽相同的各种曲艺表演形式,有云南花灯戏、云南评书、云南扬琴、洞经音乐、滇剧等曲艺与戏曲。
节庆指南
据粗略计算,云南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每年有70余个,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种民族所共有。大致分为宗教祭祀性节日、生活活动性节日、纪念庆祝性节日、社交娱乐性节日。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一览表
民族 |
节日名称 |
---|---|
彝族 | 火把节、虎节、插花节、密枝节、赛衣节、牟定三月会 |
白族 | 大理三月街、火把节、青姑娘节、石宝山歌会、绕三灵、梨花会、栽秧会、本主会 |
傣族 | 泼水节、关门节、送龙节、开门节 |
哈尼族 | 阿玛突、哈姑娘节、苦扎扎(六月年节)、祭龙日/新米节、里玛主节、米索扎节、捉蚂蚱节、苗爱拿节 |
苗族 | 花山节 |
傈僳族 | 澡堂会、刀杆节、盍什节 |
纳西族 | 米拉会/棒棒会、祭天、三多节、七月会、骡马大会、祭龙节 |
拉祜族 | 库扎节(年节)、祭太阳神、葫芦节 |
佤族 | 拉木鼓节 |
布朗族 | 冈永节 |
独龙族 | 卡雀哇(年节) |
景颇族 | 目脑纵歌 |
怒族 | 年节、鲜花节 |
阿昌族 | 会街 |
普米族 | 大年节、转山会 |
藏族 | 草地藏民节/藏历年、跳神法会、花儿会、赛马会 |
回族 | 古尔帮节、宰牲节、开斋节、圣纪节、肉孜节 |
基诺族 | 特懋克节 |
瑶族 | 盘王节、倒稿节、干巴节、掌肉待客节、夕九节、赶鸟节、达努节、姑娘街、歌堂节 |
壮族 | 陇端节、六郎节 |
布依族 | 跳月、六月六、三月三、跳花会 |
德昂族 | 泼水节 |
满族 | 颁金节 |
蒙古族 | 鲁班节 |
美食
主词条:滇菜
滇菜由三个地区的菜点特色构成。滇东北地区:因接近内地,交通较为便利,与中原交往较多,与四川接壤,其烹调、口味与川菜相似。滇西和滇西南地区:因与西藏毗邻以及与缅甸、老挝接壤,少数民族较多,其烹调特色受藏族、回族、寺院菜影响,各少数民族菜点是主体。滇菜特点选料广,风味多,以烹制山珍、水鲜见长。其口味特点是鲜嫩、清香回甜,酸辣适中,偏酸辣微麻,讲究本味和原汁原味,酥脆、糯、重油醇厚,熟而不烂,嫩而不生,点缀得当,造型逼真。
特产
地区 |
主要名单 |
---|---|
昆明 | 嘉华鲜花饼、鸡丝凉面、豆花米线、竹虫、呈贡宝珠梨、滇池麻鸭、宜良板鸭、饵丝、官渡粑粑、云南白药、都督烧卖、大头菜、滇八件糕点 |
楚雄 | 野生菌、彝族菜 |
大理 | 白族三道茶、乳扇、河水煮活鱼、洱海海菜、耙肉饵丝、烧饵块、弥渡卷蹄、银鱼、生皮、下关沱茶 |
丽江 | 丽江粑粑、酥油茶、鸡豆凉粉、永胜油茶、腊排骨、螺旋藻、青刺果、纳西烤鱼、米灌肠、黄豆面、丽江三文鱼、琵琶肉 |
迪庆 | 酥油茶、青稞酒、藏族腌肉、奶干、奶渣、虫草、松茸 |
西双版纳 | 鲜竹笋、蚂蚁蛋、野生菌、热带水果、傣族竹筒饭、小粒咖啡、紫米八宝饭 |
保山 | 蒲缥甘蔗、腾冲“大救驾”(炒饵块)、腾冲饵丝、保山绿豆、卷粉 |
德宏 | 傣族菜、热带水果、撒撇、傣族竹筒饭、泡鲁达、芒市泡菜、户撒刀 |
昭通 | 天麻炖鸡、昭通酱、天麻 |
曲靖 | 宣威火腿、核桃、土豆、麻衣馓子、蒸饵丝、小锅米线、沾益辣子鸡、豌豆粉 |
文山 | 三七炖鸡等三七系列菜肴、酸汤鸡、酸汤牛肉、野生菌、凉品宴、地摊狗肉、烤饵块、花糯饭 |
红河 | 蒙自过桥米线、建水烧豆腐、开远小卷粉、建水紫陶、蒙自甜石榴、河口小卷粉、石屏豆腐、汽锅鸡、烧豆腐 |
玉溪 | 江川三道菜、抗浪鱼、澄江藕粉、铜锅鱼、大头鱼、凉米线、冬瓜蜜饯、油卤腐、豆沫糖、油鸡枞、木瓜水、冰稀饭 |
普洱 | 野菜、民族菜、米干、普洱茶 |
临沧 | 稀豆粉、鸡肉烂饭、滇红茶、粑粑卷 |
怒江 | 怒江鱼、拉马登石榴、丙中洛板栗、石板粑粑、巩辣 |
概况
云南建成一批以高山峡谷、现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热、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为特色的旅游景区。全省有景区、景点200多个,国家级A级以上景区有134个,其中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处,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有53处。有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旅游景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会泽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丽江古城、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普达措国家公园、腾冲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昆明世博园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风景名胜区、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腾冲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瑞丽江─大盈江风景名胜区、九乡风景名胜区、建水风景名胜区、普者黑风景名胜区、阿庐风景名胜区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禄丰县黑井镇、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剑川县沙溪镇、腾冲县和顺镇、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石屏县郑营村、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孟连县娜允镇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红河哈尼梯田
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中国南方喀斯特(昆明石林)、澄江生物群
云南省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名录
所在州市 |
等级 |
景区名称 |
---|---|---|
昆明市 | 5A | 昆明石林、昆明世博园 |
4A | 九乡风景名胜区、云南民族村、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昆明金殿景区、官渡古镇、云南野生动物园、七彩云南景区、轿子山 | |
3A | 云南人家、晋宁盘龙寺、昆明经典假日谷、青龙峡风景区、昆明星耀·水乡旅游度假区、星河温泉、岩泉风景区、昆明石林万家欢蓝莓庄园、中国兵器房车温泉度假中心、翠湖.讲武堂景区、黑龙潭公园 | |
曲靖市 | 4A | 陆良彩色沙林、罗平九龙瀑布群、珠江源风景区、师宗凤凰谷、会泽大海草山、师宗菌子山 |
3A | 多依河景区、鲁布革三峡风景区 | |
西双版纳州 | 5A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4A | 西双版纳傣族园、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西双版纳花卉园、西双版纳野象谷、曼听公园、西双版纳望天树景区、勐泐大佛寺、西双版纳茶马古道景区 | |
3A | 西双版纳州勐景来风景区、曼迈桑康景区 | |
玉溪市 | 4A | 秀山公园、玉溪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汇龙生态园、澄江禄充景区 |
3A | 古滇国文化园、漠沙大沐浴旅游文化生态村 | |
昭通市 | 4A | 西部大峡谷 |
3A | 豆沙关 | |
大理州 | 5A |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 |
4A | 南诏风情岛、鸡足山风景区、银都水乡新华村、剑川石宝山·沙溪古镇旅游区、大理古城、祥云水目山文化旅游区、巍山古城—巍宝山旅游区 | |
3A | 蝴蝶泉公园、天龙八部影视城、大理地热国、洱源西湖、大理张家花园、千狮山、罗荃半岛旅游区、无量山樱花谷 | |
丽江市 | 5A | 玉龙雪山景区、丽江古城 |
4A | 丽江玉水寨景区、束河古镇、黑龙潭、泸沽湖景区、观音峡景区、东巴谷景区、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黎明景区 | |
3A | 白沙壁画景区、丽江文笔山、丽江金塔、东巴万神园 | |
迪庆州 | 5A | 普达措国家公园 |
4A | 梅里雪山风景区、虎跳峡景区、松赞林景区、蓝月山谷风景区、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景区 | |
3A | 霞给藏族文化村 | |
保山市 | 5A | 腾冲火山热海 |
4A | 和顺景区 | |
3A | 保山施甸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 | |
楚雄州 | 4A | 世界恐龙谷、彝人古镇、元谋土林、武定狮子山、楚雄州博物馆、楚雄紫溪山 |
3A | 黑井古镇、咪依噜风情谷、石羊古镇、光禄古镇、元谋人博物馆、楚雄永仁方山景区 | |
红河州 | 4A | 阿庐古洞、建水燕子洞、建水文庙、团山古村、建水朱家花园、哈尼梯田、弥勒湖泉生态园 |
3A | 红河州博物馆、开远南洞—凤凰谷旅游区、弥勒可邑旅游小镇景区、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撒玛坝梯田风景区、泸西青龙山生态休闲农业庄园景区 | |
文山州 | 4A | 普者黑景区 |
3A | 世外桃源坝美 | |
普洱市 | 4A | 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勐梭龙潭景区 |
3A | 北回归线标志园、景东文庙、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 |
德宏州 | 4A | 南甸宣抚司署、勐巴娜西珍奇园 |
3A | 瑞丽一寨两国景区、畹町边关文化园、瑞丽市边寨喊沙风景区、瑞丽姐告国际旅游景区 | |
临沧市 | 3A | 沧源司岗里崖画谷、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和成·临沧生态文化创新产业园、耿马孟定芒团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