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广东省地级市。位于中国南海之滨,地处广东省西南部,背靠祖国大西南。辖茂南区、电白区,代管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设茂名滨海新区、茂名高新区、茂名水东湾新城三个经济功能区。
茂名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贸区三大国家级经济区的交会处。茂名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能源基地,形成了石油化工、农副产品、矿产资源、轻工纺织、医药健康、金属加工及先进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茂名县域经济稳步发展[E5地名网www.ehome5.net],位居粤东西北前列。物产丰富,是广东省农业总产值最高的地级市。
茂名是一座拥有全地形特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博贺渔港、放鸡岛、浪漫海岸、中国第一滩、水东湾、歌美海公园等滨海旅游的“六点一线”;还有冼夫人文化旅游、美丽乡村风情游、山地运动休闲游等特色旅游板块。明清时期,高州府(今茂名地区)是粤西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区划名称 | 茂名市 |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
区划代码 | 440900 |
辖区面积 | 11458 km² |
人口数量 | 641.15 万人 |
车牌代码 | 粤K |
电话区号 | 0668 |
邮政编码 | 525000 |
行政驻地 | 茂南区油城六路2号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地理位置 | 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 |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茂南区 | 440902 | 486 km² |
电白区 | 440904 | 2128 km² |
高州市 | 440981 | 3276 km² |
化州市 | 440982 | 2354.2 km² |
信宜市 | 440983 | 3101.7 km² |
秦汉,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平定岭南后。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郡治番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茂名秦朝时分属象郡和南海郡。东汉时属交州。
隋唐,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先用潘茂名其名命名茂名县,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又把南宕州以潘茂名的姓命名潘州。中国以道士之姓设州,以名设县,唯有潘茂名一个。唐初属高州,贞观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凉移治良德。天宝初年(742年)改高州曰高凉郡,潘州曰南潘郡。
五代十国,五代属南汉。宋开宝五年(972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凉郡,属广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年)州废属窦州,三年(1006年)复置。
元明清,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高州路安抚司。十九年(1282年)改总管府属湖广行中书省。明曰高州府属广东布政使司。清朝高州府因之,属广东省,领州一(化州)县五(茂名、电白、信宜、吴川、石城)。
中华民国,废高州府,茂名县先后属高雷绥靖处督办、南路行署第七专区所治。中华人民共和国,茂名县先后属南路、高雷、粤西、湛江专区(行政区)所辖。1958年5月12日,成立茂名市政筹备处,同年5月23日改为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备处,同年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矿区市,以后陆续将茂名县卫星公社全部和火箭公社大部(今金塘、公馆、新坡、高山、镇盛、鳌头、袂花)等7个镇,茂南城郊经济开发试验区和河东、河西、红旗、新华、露天矿、官渡、站前等7个街道办事处划归茂名工矿区市;火箭公社的小良(旧作“肇梁”,小良镇)划给电白县,火箭公社的兰石、龙首、高栈和超英公社的南盛(今化州市南盛街道局部,本自然段同)等划给化县。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茂名市(县级)。1961年化州、吴川分县后,兰石、龙首、高栈等划给吴川县,南盛划给化州县。原属茂名县的其余地区和原信宜县的古丁、马贵、深镇为高州县(茂名县先与信宜县合并,之后才分为高州县、信宜县)。
1975年升格为地级市,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辖电白、高州、信宜、化州四县。1985年,成立茂名市茂南区(茂南,因地处原茂名县之南而得名)。1987年,根据群众的要求和上级批准,将分界公社的山阁、烧酒、霞池、黄杰、禄村、合益、金塘岭、福居等八个大队划归茂名市茂南区,成立山阁公社,现为茂名市茂南区山阁镇。
1992年10月在原电白县南海镇的基础上,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设立茂名市水东经济开发试验区。
1993年至1995年三年中,高州、化州、信宜三县先后撤县建市,三市皆为县级市,由茂名市代管。
2001年1月,以茂名市水东经济开发试验区为基础,从电白县划出羊角、坡心、七迳、沙院、小良五镇连同南海镇,经国务院批准设置茂港区。2002年8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同意茂港区撤消南海镇,设立南海、高地两个街道办事处。
2014年,国务院批准同意广东省调整茂名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茂港区和电白县合并设立电白区。至此,茂名市辖茂南、电白两区,代管高州、信宜、化州三个县级市。
位置境域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部,东毗阳江市,北东连云浮市,北西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与湛江市南海接壤。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20′~111°40′,北纬21°25′~22°43′。茂名市陆地总面积114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茂名市背山面海,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最高点为1704米,最低点为1.6米。北部和东北部云开、勾漏、云雾三大山脉盘亘集结。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切割,形成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层次分明的地形地貌。
山地主要由从北面进入境内的云开大山、东北面进入的大云雾山脉和由西北面进入的勾漏山脉交汇而成。信宜东南与高州东北交界区有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1300平方千米,主峰大田顶1704米海拔高程,为广东省第二高峰。棉被顶(高州、信宜交界处)海拔1627米,鹅凰嶂(电白、阳春交界处)海拔1337米。这带山地,形成全市北部屏障,冬季阻挡着北方冷空气流,减轻对本部的寒流危害。春、夏季抬升南来的暖团,形成全市南部山区降雨充沛。山区河流多,水资源丰富,是林业和发展水电的主要地区。
丘陵海拔高程在500—200米之间,相对高度50—200米。面积约7500平方千米,分布在全市中部及西南部,土地平坦、土层深厚,气候温和,是全市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果主要地区。
平原、台地海拔高程在200米以下,面积约260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鉴江、小东江、袂花江中下游及沿海地带,是农业、畜牧业、养殖业主要用地,交通方便,工、商企业也较发达地区。
气候
茂名市属于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主要特征是夏热冬暖,雨季长,雨量充沛。冬季寒潮南侵偶有严寒,山区有短期霜冻。常见秋旱,春旱。夏秋之间有台风带来暴雨。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年平均气温在22—23℃之间,稳定通过22℃的达84—214天。≥10℃年积温7857—8413℃。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4.4—15.6℃,极端低温为0.5—3.5℃,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1—28.5℃,极端高温37.6℃。山地随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左右,山区年平均气温16—18℃,霜期25—65天,其余地区霜期0—15天。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4—9月降雨量占全年80%以上。年降雨量,沿海地区1400—2400毫米,北部山区2500—3000毫米。降雨原因,有台风暴雨、热带低压降雨、冷热气团的锋面雨、气团降雨等。全市处于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南部2161小时,日照百分率49%;中部1945小时,日照百分率44%;北部1939小时,日照百分率44%。日照最多是7月和10月,平均每天7小时以上;最少是2月和3月,平均每天不到3小时。
水资源
茂名市多年平均降雨总量为203亿立方米,降雨深1870毫米,径流量110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890毫米。每平方千米产水量89万立方米,全市容水量8亿立方米。人均水量2450立方米,每公顷耕地43800立方米。水资源利用37亿立方米,其中农用水占83%,工业用水占8%,生活用水占9%。平均年蒸发量1907.2毫米,冬、春季蒸发量占42%,夏秋季蒸发量占58%。境内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39条,水电蕴藏量36.6万千瓦,可开发27.9万千瓦。
生物资源
茂名市植被具有明显的热带和亚热带特征,终年常绿。又由于地势分异和山区垂直分异较大,形成了山地草木群落、山地阔叶林群落、山地针叶林群落、丘陵针阔叶林混合群落、台地平原经济林果群落、台地平原疏树灌木草本群落、沿海滩涂树林群落等7种类型。植物各类繁多,高等植物有120多个科,1000多个品种。主要乔木类有杉、松、红花荷、毛竹等,林下以九节野牡丹、地稔、鸭脚草等为优势的地被植物。丘陵、台地和平原的植被稀疏,天然植被以桃金娘、岗松、芒箕等为优势,近年来人工林果群落已成为这类地区的主要植被。茂名市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丰富,其中使用价值较高的,按用途分为5个方面600余种。茂名市有丰富的兽类、禽类、鱼类、两栖类、贝壳类、甲壳类、爬行类、昆虫类等野生动物数百种。
矿产资源
茂名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共发现矿种53种,矿产地334处。其中能源矿产4种,矿产地33处;金属矿产19种,矿产地61处;非金属矿产20种,矿产地181处;地下水矿产2种,矿产地59处。储量规模达大、中型的矿产地68处。在全市的矿产中,优势矿产有:一是油页岩矿,主要矿产地为羊角、金塘、低山等地。探明储量54亿吨,远景储量23.61亿吨。二是高岭土,主要分布在茂南区、茂港区及高州等地,共有矿产地14处,其中经勘查及评价的矿产地8处,探明储量B+C+D+E级矿石量5.75亿吨。其中特大型矿床1处,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1处。三是钛矿,分布于化州市平定镇新华、陆赠等地,矿区总面积约29平方千米。累计查明资源量:钛铁矿1466.57万吨,锆英石33.39万吨,磁铁矿320.48万吨。四是锡矿,主要矿产地是信宜市钱排镇,累计探明储量(矿石量)4147.21万吨。
截至2017年底,茂名市户籍人口803.8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4.89‰,死亡率4.84‰,自然增长率10.0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20.41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为41.90%。茂名市有51个民族成分,有5座少数民族聚居村,分别是信宜市的朱砂镇琶垌村、新宝镇桂垌村、钱排镇云开村,化州市的平定镇那宾村、文楼镇塘表村。
习俗
正穷节吃艾籺
农历正月最后一天为“正穷节”,即正月结束的意思。茂名地区“正穷节”还有另一层含义,因本地“正”与“蒸”同音,“正穷”即“蒸穷”,是将穷苦病患从人世间“蒸发掉”之意。这天,乡间户户饮艾茶、插艾花、吃艾籺。人们都到田野里采摘艾菜,拿回家中洗净、晒干,搓成茸状,放进锅中煮熟,搓干水,伴以米粉、红糖搓匀,做成艾籺。因艾有去尘排积、镇灾驱邪的作用;故艾籺也称“正穷,吃了“正穷”,可使身体健康,无病少痛,人们非常喜欢吃。
年廿六、七做籺吃
每年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或二十七,茂名市民间都有做吃的习惯。
除夕张贴春联守岁分压岁钱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是除夕,茂名地区称年晚或年三十晚。这一天,农村的生产活动基本停止,家家户户开始贴春联、门神,门额上贴上利是,灶头、水缸、猪栏、牛栏、谷桶等也要开始贴上一张小红纸,以示吉利。还搞一些祭祀活动,备办鸡、猪肉、鱼等酒菜,烧纸烧香祭祠堂、庙宇、社稷、祖宗、灶君等。
年廿三送灶君扫灰尘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茂名地区俗称“小年晚”,也称“祭灶节”,家家户户备办茶酒、素菜、果品、甜品,在厨房中烧纸敬祭灶君,送其升天,然后从里到外清洁卫生、打扫灰尘。
做年例睇大戏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茂名市俗称“年例”。但茂名地区的年例日却各地有所不同,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的,其余一些“翻秋”年例则每个月都有,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天,少数两天。也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的。农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一起的。年例节多集中在元宵节前后。
春节派利是拜年舞狮子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也叫“新年”,是最隆重的节日。自古以来,茂名人过春节,一般由年初一延续到初五、六。初一这天凌晨,各地燃放爆竹庆贺。早上起来,孩子首先给长辈拜年,长辈则给孩子派“利是钱”,以示吉利。人们则互相拜年,见面互道“恭喜发财”、“添福添寿”等吉利话,预祝新年万事如意,顺顺利利。
节日
节日,一般人家都杀鸡鸭、买鱼肉、打白酒、煮干饭,合家共饮,外出工作的男女,出嫁的姑娘,有空也归来相聚。茂名的民间节日,除传统的“八大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鬼节、中秋、重阳、冬至)外,最重大的节日是“年例节”。此外婚丧喜庆、生辰诞忌以及各种祭礼活动,都按过节的规格合家团聚。具有传统式的节日食品很多,诸如年晚煎堆、大年汤圆、大年糖笼、端午粽子、初五豆腐、十四簸箕、中秋月饼、冬至咸甜糯米饭等等。随着“二十四节”的更替,还有各种有时令特点的食品,花朝节食花粥、浴佛节食斋菜、赏新节食新谷饭等等。
春节
除夕这天,各户贴门联,合家吃团年饭。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新衣,长辈给小孩发红包,俗称“利市”,人们见面拱手作揖,说吉利话,亲友互相拜访,称为“拜年”。这天不杀牲,喜食甜品。城乡各处多舞狮、放鞭炮等活动。初二开年,可以杀牲吃荤。初三为穷日,亦叫“赤口日”,早晨扫地并把箕帚弃之门外,叫“送穷”,是日不出门探亲互访。现代移风易俗,已不讲究。
七菜开
茂名农村民间有“开年”的说法,正月初七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至少吃上七种菜,以祈求新的一年有良好的开端,万事顺利,丰衣足食。“七菜开”这一天,通常是最宽容的一天,各家菜地里的菜可以任意采摘,主人没有半点怨气,因为每家都不会种有七种菜。人们都会热情地邀请到自己的菜地摘菜。然后把菜提回家里,把菜洗干净,放进油浸浸的“肥肉煲”里,这样一煲飘着各色菜香的“七菜煲”便可上台了。如今这种习俗已渐淡。
年例
年例是粤西主要是茂名及其所辖县市,和湛江的吴川,廉江所特有的节日(在粤西其他地方也有,但是不常见)。而在上述地区,其所举办的年例亦各有特色。年例,可以说是以上地区的乡村最热闹的时候。茂名地区的年例日各地有所不同,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以初七、八至十六、十七日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的,其余一些“翻秋”年例则几乎每个月都有(但多集中在秋天),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天,少数两天。亦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的。以土地神的“社境”为单位,开展年例活动,时间多为一天,间有两三天者。活动内容:请道士拜忏、游神、祈求人寿年丰;敲锣打鼓、挂花灯、舞狮、放鞭炮、演木偶戏,娱乐通宵。
年例的主旨是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群众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戚朋友,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茶饭酒菜。每到年例期,村镇街道张灯结彩,各户盛筵宴请亲朋,来客越多,主人就越高兴,故有“年例大过年”之说,活动内容有游神、游灯、点灯、做醮、炮会(抢花炮)、舞狮、舞龙、飘色、八音、武术表演、做大戏(粤剧)、木偶戏、燃放烟花炮竹等,一直闹至通宵达旦。随着社会的发展,年例的传统也随之有所改变,许多地方逐渐习惯于把“做年例”、“睇年例”变作“吃年例”。但作为茂名市特有的传统节日,它在茂名人民心目中依然有着深深的情结,对茂名人民有着重要的意义。
年例比较年出名且在正月期间举行的有电白区庄垌村年例(正月十四至十六举行)、信宜六双村年例(正月十七举行)、化州旺埇村年例(正月十七举行)、化州莞塘村例(正月十八举行)、高州分界圩年例(正月十九举行)高州忠平社年例(正月廿一举行)及茂南区飞马村年例(正月二十八举行)。
端午节
茂名民间习惯从五月初一开始,各户悬挂药艾、草蒲于门上,以示驱邪,饮荔枝酒或艾茅根酒,以祈保健益。女们选择颜色鲜艳的边角布料缝制各式精美的小布包,并以艾叶、茴香、桂枝等藏于包内,谓之香囊(香包),并给孩儿佩带,亦祈保健避邪,初五日吃糯米粽子,进行龙舟竞渡、游泳活动。
祭荔枝神
这个习俗是在每年荔枝收获完毕,一般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后不久进行。祭荔枝神先定吉日,有单户,也有集体。单户的各自在自家做籺,加菜并邀亲戚朋友饮自家酿的荔枝酒,饮罢,带祭品特别是要有荔枝酒去自种的荔枝树下拜祭。拜祭完毕,燃鞭炮,锣鼓喧天,跳傩舞。集体的,人们拣一条丰产,“功劳”最大的荔枝树下作祭坛,八仙桌上摆上从各家各户送来的三牲祭品和荔枝酒,请道公喃斋。晚上在荔枝园附近做木偶戏。此俗最早出现在根子,后传至分界、泗水等地。
花朝节
民间习俗称二月初二为“花朝节”。清代,则称为“龙抬头”,官府衙门于这天办“耕耤节”。民间有挑菜、迎富、踏青、采花等活动。民国年间,乡民还有上工、试犁、放牛出栏、开耕、炒豆、敲梁辟鼠、贴符驱蝎等活动。现已淡化。
三月三
又称三月会,乡间有些地方在这天晚上有对歌、跳禾楼、看大戏等活动。现已不普遍。
清明节
农历四月初五左右,为扫墓之期,民间有扫墓、植树,青年学生是日远足郊游,谓之“踏青”。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牛女节,也叫乞巧节。夜里闲望织女星,有对星针乞巧、乞双七水、听私语、接牛女泪、水上浮针等乞求巧智活动。
鬼节
农历七月十四,又称盂兰盆节。这天,家家户户做簸箕籺、杀鸭(因为鸭是阴性动物)、备酒菜、办纸鞋、纸衣于堂前祭祖,于天底下祭孤魂、荒鬼。晚上临河放灯,有的乡间请道公于野坡或河滨设坛“打醮”,施幽,小的一天收场,大的做三五七天。解放后已基本绝迹。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较普遍的是做糕、做团芋、买月饼、备橘柚水果,一家团聚,夜里拜月、赏月、对歌、看戏。
重阳节
茂名的高州北部等山区普遍进行扫墓活动(清明节不扫墓)。这天人们喜爱登山旅游。
冬至节
茂名民间有“冬至大过年”的做法。冬至这天过得十分隆重。家家户户做“冬至籺”,杀鸡杀鸭捉塘鱼大操大办。亲友之间互相探访,在大吃大喝后,还带回应时果籺。
冼太夫人诞
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茂名的高州等地城乡凡有冼太庙处,均于正日前后数日,演戏祭奠,高州市的良德、长坡、东岸等冯冼氏聚居地尤盛。冼姓聚居的长坡雷垌村,称冼夫人为“姑太”,过去每逢冼太诞,村民总是备办牲醴,敲锣打鼓,到良德(冯宝的故乡)迎接“姑太”回娘家欢庆佳节。而长坡旧城为冯宝后裔聚居地,那里的冼太庙则去数十里外的雷垌村把“冼太”迎接回到旧城的冼太庙来。而毗邻的化州,解放前,在冼太诞前几天,便到高州城迎接冼太到化州,一路上各村庄都有“抢拜”的习惯,抢拜完毕,当晚还演戏游行。
祭灶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备以果品、甜品,祭祀灶君,送其升天,之后大搞卫生。
方言
茂名市的方言主要有白话、客家话、黎话、海话,还有少数地方说“旧时正”话、思贺话和容县话。这些方言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白话主要分布在鉴江及其支流罗江、陵江、曹江流域,客家话分布在东部、西部和东北部的边境山区,黎话和海话分布在南部沿海;黄华江流域为白话和客家话的混合区,袂花江流域为黎话和客家话混合区。
茂名白话是粤方言的次方言,属粤语-高阳片。茂名白话是茂名市分布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全市105个乡(镇)中,50个乡(镇)的全部和25个乡(镇)的部分村庄说白话,分布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0%;32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5%)的母话是白话。白话可在全市范围内通行。
客家话(当地称涯话)人口约100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20%,主要分布在市境东西两侧的山区,比较集中的有三大片:(一)东北片,包括信宜县的平塘、合水、新宝、钱排,高州县的马贵、古丁等镇,信宜县的贵子、旺沙、茶山、怀乡、洪冠、白石、大成等镇也有部分居民讲客家话;(二)东片,包括高州县的谢鸡、新垌、云潭、泗水、根子、分界,电白县的望夫、罗坑、沙琅、黄岭、观珠等镇,电白县的那霍、马踏、麻岗、林头、大衙等镇也有部分居民讲客家话;(三)西片,包括化州县罗江以西的文楼、平定、合江、中垌、兰山、官桥、新安等镇。
黎话(属闽南语的分支、与黎族无关)人口约55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0%,集中分布在电白县的霞洞、林头、旦场、龙山、博贺、羊角、坡心、七迳、陈村、水东、南海、沙院、小良和茂名市区的鳌头、袂花镇。
海话(属闽南语的分支)使用人口约30万人,集中分布在电白县东南沿海一带的马踏、岭门、爵山、电城、树仔、麻岗、博贺等镇。
旧时正话(源于明代官话),约有3万人,散居在电白县的大衙、林头、麻岗、马踏、电城各镇的山村。旧时正话为明代来自浙江等地的神电卫(今电城镇)驻军遗留下来的方言。
思贺话(属粤语-罗广片)集中在信宜县思贺镇,约3万人。
容县话,主要分布在信宜县与广西容县毗邻的径口镇的三个村,约5000人。
茂名饮食文化以粤菜风味为主,夹杂土法烹制,尤以选料严谨正宗,优质地道著名,口味以清淡鲜活为主。
怀乡鸡
怀乡鸡为肉用鸡种,肌肉丰满、肉质嫩滑,具三黄鸡(黄羽、黄皮、黄爪)特征,1985年被列入《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正式成为广东省名牌鸡品种。20世纪80年代后,因养殖业的发展,主产地遍及信宜。
茂名小吃
茂名小吃多样,有黄鳝粥、田鸡粥、白鸽粥、生蚝粥、鸭粥、鸡粥等粥类,捞粉以及煲仔粉类,还有牛肉丸、鱼丸等四海鱼旦,及烧烤类的烧鸡翅、烧香肠和碳烧生蚝等,还有炒田螺和杂鱼煲、牛杂、大锅狗等。
开煲狗肉
茂名秋冬季节盛行开煲狗肉,做法是炸焦狗皮,客人上门后,将狗肉切片,下锅炒香后,放入沙煲内,加当归、陈皮、草果、八角、杞子等名贵中药材,煲开后边煮边吃。
茂名市是一座拥有全地形特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9处,3A级旅游景区9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茂名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博贺渔港、放鸡岛、浪漫海岸、中国第一滩、水东湾、茂名歌美海等滨海旅游的“六点一线”;还有冼夫人文化旅游、美丽乡村风情游、山地运动休闲游等特色旅游板块。
已评A级景区
已评A级景区AAAA级景区 | 中国第一滩 | 放鸡岛 | 浪漫海岸 | 御水古温泉 |
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区 | 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 | 茂名市信宜窦州古城景区 | 茂名森林公园 | |
茂名水东湾海洋公园 | ||||
AAA级景区 | 水东湾第一滩 | 西江温泉度假村 | 仙人洞自然风景区 | 天马山 |
电白区水东忠良街沉香特色步行街 | 书香八坊民宿 | 茂名六韬珠宝创意产业园 | 南越1959文化创意街 | |
牙象大地艺术公园 |
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列表钟鼓楼 | 长岐古塔 | 升平寿井 | 化州孔庙 |
冼太庙 | 宝光塔 | 高州革命烈士陵园 | 海珊堂 |
高力士衣冠墓 | 隋谯国夫人冼氏墓 | 安良堡梁氏大宅 | 太史第遗址 |
许夫人墓 | 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旧址 | 瑚琳杨氏宗祠群 | 范祖禹墓 |
高州市人民会堂 | 文武帝庙 | 香港学赈会青年回国服务团团部旧址 | 观音阁 |
文明门 | 凌十八故居 | 化州学宫 | 南茂坡宫皇庙 |
高州市中山纪念堂 | 曲径封诰楼 | 邓龙光故居 | 旧城冼太庙 |
高州电白郡城址 | 起凤书院 | 信宜学宫 | 天后宫 |
冼夫人六代孙夫妇墓 | 灵惠寺 | 三仙庙 | 新坡许氏宗祠 |
洪豫夫妇墓 | 杨国威将军墓 | 锡三公祠 | 黄十九墓 |
茂名陈氏宗祠 | 良艺冼公祠 | 观珠汪氏宗祠 | 观山寺群 |
潘仙祠 | 余锡三武显公祠 | 高州三塔 | 升平寿井 |
广南医院旧址 | 茂名山阁温泉度假村 | 叶氏故居 | 兴文石桥 |
李卡故居 | 丁颖故居 | 林头八角楼 | 朱也赤烈士墓 |
玉屋古城 | 明星高城城堡 | 白梅书院 | 雷垌仲方冼公祠 |
谢氏抗战纪念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