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隶属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东北部,地处渝川陕三省(市)交界处。南与重庆巫溪县、开州区、四川宣汉县毗邻,东北与陕西镇坪县、平利县、岚皋县、紫阳县接壤,西与四川万源市相连。至2017年底[E5地名网www.ehome5.net],城口县下辖2街道10镇,幅员面积328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43万人。
区划名称 | 城口县 |
---|---|
行政级别 | 县 |
区划代码 | 500229 |
辖区面积 | 3289.1 km² |
人口数量 | 18.43 万人 |
车牌代码 | 渝F |
电话区号 | 023 |
邮政编码 | 405900 |
行政驻地 | 葛城街道土城路北门口1号 |
气候条件 | 北亚热带山地气候 |
地理位置 | 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东北部 |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葛城街道 | 500229001 | |
复兴街道 | 500229002 | |
巴山镇 | 500229102 | |
坪坝镇 | 500229103 | |
庙坝镇 | 500229104 | |
明通镇 | 500229105 | |
修齐镇 | 500229106 | |
高观镇 | 500229107 | |
高燕镇 | 500229108 | |
东安镇 | 500229109 | |
咸宜镇 | 500229110 | |
高楠镇 | 500229111 | |
龙田乡 | 500229201 | |
北屏乡 | 500229202 | |
左岚乡 | 500229205 | |
沿河乡 | 500229208 | |
双河乡 | 500229210 | |
蓼子乡 | 500229211 | |
鸡鸣乡 | 500229212 | |
周溪乡 | 500229214 | |
明中乡 | 500229216 | |
治平乡 | 500229217 | |
岚天乡 | 500229219 | |
厚坪乡 | 500229220 | |
河鱼乡 | 500229221 |
汉代,西汉属巴郡宕渠县。东汉和帝时,析宕渠之东置宣汉县,属巴郡宣汉县。
三国时,属蜀国巴西郡宣汉县。
晋朝,属巴西郡宣汉县。东晋恭帝时,析宣汉东北部置东关县,属晋昌郡东关县。
南北朝时,宋属晋昌郡东关县。齐属晋昌郡东关县。梁属南晋郡东关县。西魏属南并州南晋郡东关县。北周属南并州永昌郡宣汉县。(省东关入宣汉,改南晋郡为永昌郡)
隋朝,属并州通川郡宣汉县。
唐代,武德初年属南并州通川郡东关县。贞观元年起属达州通川郡宣汉县。
五代时期,蜀属达州通川郡宣汉县。县境东北设通明院专司催科赋税。
宋代,北宋属达州通川郡通明院。南宋绍兴中期起属达州通川郡通明县。
元朝,元初属达州通川郡通明县,元二十二年省永穆、东乡、通明三县属达州新宁县。
明朝,属达州太平县(明正德十年,割东乡县之太平里置)。县境设明通巡检司。城口设理民府。
清代,属四川省川东道太平县(嘉庆七年太平升县为厅)。城口设经历署。道光二年,设城口厅(“城口”得名,缘于境内有城口山、城口河<即今仁河),割太平厅之七、八、九保置,太平复为县。属四川绥定府。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2年改城口厅为城口县,属川东道绥定府。民国8年,四川军阀割据,防区制形成,城口属颜德基驻防区。民国13年属刘存厚驻防区。民国24年结束防区制实行新县制,城口县属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区,公署设万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城口县人民政府,属四川省万县专区专员公署。1968年,改城口县人民政府为城口县革命委员会,属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万县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1年9月撤销城口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城口县人民政府,属四川省万县地区行政公署。
1998年1月1日,城口县划归中央直辖市重庆直管。
2020年2月2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城口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1月29日,加入大巴山·大三峡文旅发展联盟。
位置境域
城口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渝、川、陕三省(市)交界处,处于东经108°15′至109°16′、北纬31°37′至32°12′之间。东北与陕西省镇坪县、平利县、岚皋县、紫阳县接壤;南与重庆市巫溪县、开县、四川省宣汉县毗邻;西与四川省万源市相连。幅员3232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城口县属北亚热带山地气候,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的特征。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天气出现;夏季降水集中,七、八月多干旱,伏前、伏后多洪涝;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天气;冬季时间较长、气温低。年均气温13.8℃;年均日照时数1534小时;平均无霜期234天;年均降雨日166天;年均降水量1261.4毫米,降水趋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少,年均风速为0.2米/秒,风向多为西南风。
地质地貌
城口县位于大巴山南麓,属大巴山弧形断褶带的南缘部分,由一系列西北至东西走向的雁列式褶皱和冲断层组成。自加里东运动以后,大巴山地就开始出现隆起和凹陷。海西运动褶皱范围向南扩大,印支运动又继续隆起,凹陷和褶皱燕山运动使大巴山受到强烈的抬升和隆起,同时受米仓山、汉中地块和神农架地块的阻挡,形成了大巴山弧形褶皱带。褶皱紧密,断层密集。岩层走向为北西至南东向,并向南弧形凸出。城口县境内计有第四系、三迭系、二迭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7个第,37个组、群的地层。分布面积以寒武系地层最广,其次是三迭系地层。
城口县属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山脉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控制,排列较为整齐,山岭均由北西向南东展布。由北而南顺次为大巴山、牛心山、旗杆山、梆梆梁、八台山五座大山,其间是海拔2000~2500米的群峰。中部旗杆山为南北水系的分水岭。由于河谷相对高差高达1000米。从南西至北东,形成岭谷相间,相对高差大。层状地貌明显。旗杆山以南为熔蚀谷地和熔蚀洼地负地貌。境内最高点光头山,海拔2685.7米,最低点沿河乡岔溪口海拔481.5米,地势南东偏高,北西偏低。
河流水系
城口县地表水属长江水系。北部为汉江流域的仁河水系,南部为嘉陵江流域的前河水系。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条,50~100千方公里的6条,10~50平方公里的26条。地下水主要以岩溶水的形式在地下深处运动,资源总量为6.22亿立方米,占境内水资源总量的20%。矿产资源
城口县发现有铁、锰、钡、煤、高岭土、大理石、辉绿岩铸石、灰岩、白云岩等20多种矿产。
铁矿有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和含磷钛磁铁矿,多为沉积型。规模较大的有罗江铁矿、罗江鹅项颈铁矿、高燕木坪河铁矿、鸡鸣马家坳、杨溪河铁矿等。锰矿沿仁河两岸成带状分布,由两个磷、锰矿区和两个锰矿区构成城口锰、磷矿带。钡矿分布在巴山区的左岚、新枞、高楠3个乡。煤矿主产为南相区的了子口背斜、明通背斜、咸宜背斜的两翼上,主要有下二迭系煤系地层中的烟煤、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上部的岩煤、灯影组的石煤、寒武系水井沱组中的无烟煤、北相区中和下寒武系的石煤。黄铁矿多产于上二迭统吴家坪组底部,多为Ⅲ级品矿石。石膏矿主要分布在中溪乡红岩湾、明中乡双桥和长沙坝、燕麦乡九个包、厚坪乡老厚坪、沿河乡城广公路沿线。白云岩分布在坪坝龙洞沟、东安亢河一带,主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下部和下三迭统嘉陵江组下部。
生物资源
城口县属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盆地东北部中山植被区大巴山植被小区,森林绝大部分是天然次生林。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巴山主脉一带。植被分布在垂直带谱上,树种分布和组合变化比较明显,自下而上为马尾松常绿阔叶林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带和山地暗针叶林带。植被资源主要分为乔木、灌木、木质藤本和竹类4个大类。其中乔木又分为59科、136属、280多个种别;灌木分为48科、112属、226种;木质藤本分为24科、49属、96种;竹类近20种。珍稀树种有水杉、光叶珙桐、银杏、杜仲、鹅掌楸、香果树等。经济林木有漆树、茶树、核桃、板栗、油桐、花椒、苹果、梨、柿等9种。木本药材有杜仲、黄柏、姜朴、小蘖和世界稀有药材——荆豆。林下植物有木姜子、卫茅、蔷薇、火棘等。竹类有白夹竹、斑竹、荆竹、巴山木竹等20种。
动物资源主要分为兽类、鸟类、两栖类、鱼类等。兽类有52种,隶属7目22科,主要有华南虎、野猪、豪猪等。翼手目有3科4种,有马铁菊头蝠等。啮齿目有7科15种,其中罗氏鼠为特有种。鸟类共141种,隶属12目3l科。其中,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金鸡被列为国家级保护类;灰胸竹鸡、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绿鹦嘴鹎、酒红朱雀等15种鸟是中国特产鸟类。爬行类计有9种,隶属3目6科,主要有北草蜥、螈蜓等。两栖类8种,隶属2目4科,中国林蛙、崇安端蛙是主要的种类。鱼类共4目9科7亚科27种,其中鲤形目20种,鲶形目4种,含鳃目1种,鲈形目2种。
水能资源
城口县有大小溪河779条,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5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条。任河、前河是城口县两大主流。
人口
2017年末,城口县户籍户数共计8.84万户,户籍人口25.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2万人,非农业人口6.92万人;男性人口13.29万人,女性人口11.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223人,死亡人口1309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3.64‰(计生数),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6.7%。常住人口18.43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达到34.86%。
民族
2010年,城口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9.28万人,占99.93%;共有少数民族136人,其中,土家族89人、苗族15人、彝族8人、回族7人、布依族5人、藏族4人、蒙古族和侗族各2人,壮族、瑶族、佤族和仡老族各1人。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城口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136017公顷,其中核心区42614.1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特别是以崖柏为代表的稀有珍贵树种群落、金钱豹等濒危动植物及栖息地,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自然景观。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城口县庙坝镇境内,在大巴山脉南麓,是集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等为一体的山岳型自然风景区。2004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100.89平方公里,公园内最高海拔2471米,最低海拔705米,相对高度1766米,森林覆盖率达85%。
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城口县境内,规划总面积1116.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587.8公顷,集湿地保护保育、恢复修复、湿地功能和湿地文化展示、湿地科普宣教、湿地科研监测和湿地可持续利用于一体。
神田草原
神田草原地处在重庆市城口县与陕西省岚皋县交界处,位于大巴山之巅,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4公里,海拔2300米,总面积64平方公里。
中国亢谷风景区
中国亢谷风景区位于大巴山腹地,坐落在重庆市城口县东部,起于高观镇龙峡口、止于与巫溪县交界的寒风垭,海拔900米-2680米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5′-109°16′、北纬31°37′-32°12′,南北长约35公里。
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
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位于城口县葛城镇,建于1984年,是为纪念红四方面军解放城口后,于1934年9月在城口县大竹河区成立城口县苏维埃政权而建的。公园占地面积4666平方米,内有城口红军苏维埃政权陈列馆和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纪念碑。
城口山地鸡
城口山地鸡俗称城口土鸡,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地鸡体型中等,羽毛以黑色为主,皮肤有白色和乌色两种,脚、胫为青色,是城口县长期以来自繁、自养、自选形成具有独特外貌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地方品种。
城口核桃
城口核桃味美壳薄,口感香酥,地理标志产品。核桃仁中含脂肪60-75%,蛋白质14.5-24%,糖份8.41-11.04,氨基酸含量达19种。
城口老腊肉
城口老腊肉采用野生植物和粮食作为饲料,用传统养猪方法饲养,沿袭民间工艺进行腌制、烘熏而成,是城口县具有代表性的原生态土特产之一。2007年,“城口老腊肉”正式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地理商标,已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野生岩耳
岩耳系石耳之俗称,属地衣门,石耳科,生长于大巴山山脉,绝壁之上,属极为少见的黑色山珍食品,有养阴止血,健胃消食,利水消胀,驱虫,且有抗癌延缓衰老之功效。
黄安坝野生蜂蜜
黄安坝野生蜂蜜取材于国家级大巴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花蜜,富含葡萄糖、蛋白质、矿物质、有机酸酶、芳香物质和维生素等。经传统工艺酿制而成。
黑木耳
黑木耳是寄生在青木工本上的真菌,随自然气候生成,其肉厚质软,营养丰富。香菇
香菇又名香菌,香味独特,味道鲜美,且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中药材
城口地处大巴山脉,中药材主要产品有:天麻、黄连、党参、杜仲、厚朴、黄柏等。
野生板栗
城口县已引进优良板栗品种十三个,主要有九家种、铁粒头、短扎、焦扎、青扎、处置红、它栗、尖顶油栗、浅刺大板栗、石丰、大红袍、红毛早、江氏栗等。主要分布在全县十三个乡镇,其余乡镇也有零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