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古称龙都、陈州,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东临安徽阜阳市,西接漯河市、许昌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和开封市、商丘市接壤。1965年,设立周口专区(后改为周口地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周口地区设立周口市。截至2019年末,周口市共辖2个区[E5地名网www.ehome5.net],7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195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有866.22万。
周口市交通四通八达,公路、铁路、水路运输交织成网,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路三位一体的大交通格局。沙颍河自古以来就是通航河道,建成有周口、刘湾两大货运码头,入淮河、汇长江。沙颍河航运可直达南京、上海、杭州。周口是伏羲故都,老子故里,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的美誉,被中华全国伏羲文化研究会誉为“中华文化发祥的重地”。
区划名称 | 周口市 |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
区划代码 | 411600 |
辖区面积 | 11959 km² |
人口数量 | 866.22 万人 |
车牌代码 | 豫P |
电话区号 | 0394 |
邮政编码 | 466000 |
行政驻地 | 川汇区 |
气候条件 | 温带季风气候 |
地理位置 | 河南省东南部 |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川汇区 | 411602 | 338 km² |
淮阳区 | 411603 | 1467.86 km² |
扶沟县 | 411621 | 1173 km² |
西华县 | 411622 | 1194 km² |
商水县 | 411623 | 1270 km² |
沈丘县 | 411624 | 1080.53 km² |
郸城县 | 411625 | 1490 km² |
太康县 | 411627 | 1759 km² |
鹿邑县 | 411628 | 1238 km² |
周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411671 | 35 km² |
项城市 | 411681 | 1090 km² |
夏为豫州之域,殷为虞遂封地,厉(今鹿邑东)系活动中心。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周首封十大诸侯国之一。春秋仍为陈国。
战国时期,公元前479年楚灭陈,以陈为县。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徙都于此,为“郢陈”,称“西楚”。
秦统一全国后,置陈郡,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在陈定都,国号“张楚”。
西汉初为淮阳郡,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属豫州刺史部。
三国魏置陈郡,属豫州。
西晋初沿旧制,晋武帝合陈郡于梁国,晋惠帝复置陈郡仍属豫州。
南朝宋初属南豫州南梁郡,后置陈郡和南顿郡,均治项县(今沈丘槐店)。南齐仍置陈、南顿二郡,南顿郡移治南顿。北魏置陈郡、南顿郡和汝阳郡。武定元年(543年)侨置丹阳郡和秣陵县。丹阳郡属北扬州,州、郡均治项县(今沈丘槐店)。北齐百姓不附侯景改北扬州为信州,置陈郡属信州,州、郡均治项县(今淮阳县城),又置淮阳郡,治阳夏(今太康),淮阳郡、丹阳郡亦属信州。北周改信州为陈州。
隋初为淮阳郡,属豫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陈州和沈州,属豫州。隋大业八年(612年)复置淮阳郡,治宛丘,统宛丘、太康、扶乐、西华等10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陈州,武德四年(621年)置北陈州,治扶沟,复置沈州,统项城、颍东2县。
五代时期沿袭旧制。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置淮宁府,统宛丘、西华、商水、南顿、项城5县,属京西北路。
南宋置陈州,仍统5县,属南京路。
元时,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
明万历十年(1582年),陈州、商水、项城、沈丘、西华、扶沟、太康6县1州属开封府,鹿邑县(包括今郸城县东北的一部分)属归德府。
清初袭明制,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陈州为直隶州,仍统4县,属河南布政使司。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为陈州府,府治淮宁县(今淮阳),统淮宁、太康、扶沟、西华、商水、项城、沈丘7县,属河南布政使司。鹿邑属归德府,两府同属河南省监察区开归陈许郑道。
民国元年(1912年)5月,撤淮宁县。
民国二年(1913年)3月1日,废陈州府,置淮阳县,原府辖县和鹿邑同属河南豫东道。同年11月,北平政府弃省设州,市内各县同属汴州(州治开封)。
民国三年(1914年)5月23日,改属河南开封道。
民国二十年(1932年)8月,南京政府在省下设行政督察区,淮阳设为第三行政督察区,原8县属之。同年10月,第三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仍统8县,属河南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8年)6月1日,日军侵占鹿邑县城,此后太康、淮阳、扶沟等县部分地区先后沦陷,成为日伪占领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设淮阳专区,辖淮阳、鹿邑、项城、沈丘、商水、西华、扶沟、太康8县和周口市(1948年1月置)
1952年8月,增置郸城县。
1953年1月,淮阳专区撤销,西华、扶沟、商水(周口市改为县辖镇入商水)3县归许昌专区,余6县归商丘专区。
1958年12月,商丘专区撤销,东6县归开封专区。
1961年12月,商丘专区复设,东6县复归商丘专区。
1965年6月29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文件(〔65〕豫民字363号),析许昌、商丘两专区部分县设周口专区,驻周口镇(今川汇区),辖淮阳、鹿邑、郸城、项城、沈丘、商水、西华、扶沟、太康9县和周口镇,共141个公社,3696个生产大队。
1969年12月31日,改周口专区为周口地区。
1980年10月,增辖黄泛区、五二两农场。同年,周口镇改为周口市。
2000年6月8日,依国务院(国发〔2000〕61号)文件,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原县级周口市改为川汇区。
位置境域
周口市位于豫东平原,河南省东南部,介于北纬33°03'-34°20′,东经114°05'-115°39'之间,市境南北宽135公里,东西长140公里。周口市东邻安徽省阜阳市,西依漯河、许昌两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与开封市、商丘市接壤,总面积1195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周口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海拔高度35.5-64.3米,最高点在扶沟县西北尹郭北,最低点在沈丘县东南部南楼沟入泉河处。除淮阳县刘振屯一带地表局部起伏较大外(自然坡降千分之—至五千分之一),—般自然坡降五千分之一至七千分之一。大致以太康至周口一线为界,线西海拔50-64.3米,自然坡降五千分之一至六千分之一,线东海拔35.5-50米,自然坡降六千分之—至七千分之一。尤其郸城县东部,沈丘县东部、东南部,项城县中部和南部海拔高度多在40米以下,地势低洼易涝。
气候
周口市地处中纬度黄淮之间。冬夏分别受蒙古冷高和太平洋副高大气环流交替影响,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其特征是冬冷夏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1月最冷,7月最热。降水分布不均,日照、气温变幅大。
水文
周口市属淮河流域,有沙颍河(俗称沙河)、涡河、西肥河、洪汝河4大水系。沙颍河水系区内流域面积883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6%,其主要支流有贾鲁河、汾泉河、黑河、新运河、新蔡河等;涡河水系区内流域面积21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8%,其主要支流有老涡河、尉扶河、铁底河、惠济河等;西肥河水系区内流域面积6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3%;洪汝河水系区内流域面积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0.7%。
周口市各水系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沙河、颍河、贾鲁河、涡河、汾泉河、黑河、新蔡河等15条;500-1000平方公里的有清水河等7条;100-500平方公里的有新枯河、晋沟河等38条;控制流域面积30-100平方公里的排水沟、河有110条,形成较合理的排水系统。
水资源
周口市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质良好,地下六米就有水,一般的井都抽不干,水质能直接饮用。据1998年周口水文勘测局资料计算,水资源总量为29.81亿立方米,人均293.3立方米,亩均254.8立方米。地表水年均约44.88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周口市有各种植物170余种,动物近80种。生物名贵品种有周口黄牛、槐山羊、淮阳驴、项城猪(灭绝)、鲈鱼、白龟;白花泡桐、高口樱桃、陈老将梨;黄花菜、逍遥大葱、房坟韭菜、芦笋。
截至2019年末,周口市总人口1166.15万人,常住人口866.2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2.67万人,出生率10.89‰;死亡人口8.21万人,死亡率7.06‰,自然增加人口4.47万人,自然增长率3.83‰。年末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384.26万人,乡村人口481.9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4.36%,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提高幅度高于河南省平均(1.50个)0.04个百分点,居河南省第1位。
节日大典
周口淮阳祭拜伏羲大典(二月二)。
周口淮阳庙会(又称“人祖庙会”,当地人称“二月会”),每年阴历二月二到三月三。
周口淮阳荷花,在每年七月底举办。
周口西华桃花节,每年四月举办。
民间艺术
项城市汝阳刘毛笔:文房四宝之首的毛笔发祥地。
淮阳县泥泥狗:“泥泥狗”是周口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
周口渔鼓:渔鼓也叫“渔鼓道情”,当地老百姓叫“梆梆筒子”,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发出响音说唱。
周口有有4A级景区3家(鹿邑太清宫、老子故里旅游区和太昊陵景区),3A级景区2家(关帝庙)(沈丘县的中华槐园),2A级景区2家(中原民俗文化园),淮阳龙湖是国家湿地公园。周口的遗址遗迹和文物点达近千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河南省项城市南顿故城、袁氏故居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
烧蒲菜
烧蒲菜是淮阳地区独有的传统名菜,属于豫菜系。被列为河南省地方名菜之一。它以龙湖特产蒲子下端的嫩芯为原料,加配佐料烧制而成。烧蒲菜可单独烧制,也可与肉、鱼、蛋拼合烧制。种类有虾仁烧蒲菜、蛋黄烧蒲菜、鱼片烧蒲菜等。不论哪种烧蒲菜,均色白如玉,鲜嫩清香,别具风味。
邓城叶氏猪蹄
叶氏猪蹄以清滑爽口,柔韧脱骨,味醇酥嫩,香气浓郁出名,独具风味,吃过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猪蹄本身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多种维量元素,益气补肾,强身健体。
叶氏猪蹄在清洗、焖煮时,按配方和诀窍掌握调味料、水温、火候,并随季节而异。其制作方法大致如下:首先是将新鲜猪蹄剔除蹄甲,去浮毛和圬垢,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而后将猪蹄放入陈年老汤中,文火焖煮两三个小时。汤中按配方加入陈皮、肉桂、豆莞、白芷、丁香、草果、砂仁、良姜、茴香、花椒等几十种作料。煮熟的猪蹄要及时捞出,用油布擦去上面的血污和油汤,即可出售了。邓城叶氏猪蹄凉热食用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