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古称上谷、保州、保府,因城池似靴,又名靴城,位于河北省中心地带、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保定与北京相伴而生,保定之名取自“保卫大都,安定天下”,历来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E5地名网www.ehome5.net],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清代,保定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自1669年至1968年三百年间,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以及中国区域性政治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也两度为河北省省会。
保定是传说中尧帝的故乡,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保定地区为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诞生了荆轲、刘备、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等一批历史名人;市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古莲花池、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
区划名称 | 保定市 |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
区划代码 | 130600 |
辖区面积 | 22135 km² |
人口数量 | 1186 万人 |
车牌代码 | 冀F |
电话区号 | 0312 |
邮政编码 | 071000 |
行政驻地 |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东风西路1号 |
气候条件 |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地理位置 | 河北省中部,华北平原中北部,太行山东麓 |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竞秀区 | 130602 | 122 km² |
莲池区 | 130606 | 177.6 km² |
满城区 | 130607 | 658 km² |
清苑区 | 130608 | 869 km² |
徐水区 | 130609 | 723 km² |
涞水县 | 130623 | 1661.61 km² |
阜平县 | 130624 | 2496 km² |
定兴县 | 130626 | 714.4 km² |
唐县 | 130627 | 1417 km² |
高阳县 | 130628 | 495 km² |
容城县 | 130629 | 314 km² |
涞源县 | 130630 | 2448 km² |
望都县 | 130631 | 374 km² |
安新县 | 130632 | 728 km² |
易县 | 130633 | 2534 km² |
曲阳县 | 130634 | 1083.7 km² |
蠡县 | 130635 | 652 km² |
顺平县 | 130636 | 712 km² |
博野县 | 130637 | 331 km² |
雄县 | 130638 | 695 km² |
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30671 | 12 km² |
保定白沟新城 | 130672 | 54.5 km² |
涿州市 | 130681 | 742.5 km² |
定州市 | 130682 | 1283.7 km² |
安国市 | 130683 | 486 km² |
高碑店市 | 130684 | 672 km² |
原始社会末期的唐虞时代,今保定分属于冀州和幽州。周武王灭掉燕侯国。
春秋时期,保定西南部建立了鲜虞国,后来晋国不断东侵,保定南部逐渐被晋国和鲜虞国占领,北部则为燕国所有。
公元前380年的战国中期,齐伐燕占领桑邱(距今保定城北10公里左右),保定为齐国所辖。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约中山国伐燕,燕国北部为齐国占领,南部被中山国占领,保定为中山国所辖。
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分新城县置清苑县,因清苑河得名,系保定设县之始。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置奉化军(治今清苑区),天成三年(928年)升为泰州,为保定设州之始。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因清苑为宋太祖赵匡胤祖籍,又为北宋军事重镇,故于清苑县治所设保塞军,因此时地处宋辽交界之地,置保塞军和保州,故取保卫边塞之意为名。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率军北伐驻保塞半月余,称金台顿。太平兴国六年,保塞军升为保州,以寓永保安定之意。淳化三年(992年),州、县治所迁至保定城区。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陷保州,仍沿宋制称保州,又名金台驿。
金天会七年(1129年),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金贞佑元年(1213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军南侵,破保州城,保州遂为废墟。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重建保州城,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顺天军为顺天路,保州为路治。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取永保安定之意,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辖区与今行政区范围大体相近,历代政区变化多在此基础上调整。
明洪武元年(1368年)九月,废保定路改保定府,别名保阳郡。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称帝,定都北京,北平行都司复名大宁都司迁保。正德十年(1515年),明王朝设保定巡抚署。崇祯十一年(1638年)设保定总督,同时置保定总监军。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始为直隶省会。雍正二年(1724年),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
民国时期,沿清代直隶省建制,留保定府,撤清苑县。民国二年(1913年)直隶省会迁天津,废布政使、按察使各署,撤保定府,恢复清苑县,设范阳道(治清苑),次年范阳道改为保定道。民国五年(1916年)9月,置直隶督军署。民国七年(1918年)改川粤湘赣经略使署,民国九年(1920年)易直鲁豫巡阅使署。民国二十四(1935年)6月6日,河北省政府由天津迁至保定。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保定设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保定,为河北省日伪军政首脑机关驻地。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河北省政府由北平迁保定,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迁回北平。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建保定市,为冀中行政公署治所。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保定为省会,保定市为省辖市;8月9日,保定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同时成立定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8年5月,河北省会迁往天津。
1966年1月,省会由天津迁回保定。
1968年2月,省会迁出保定。
1994年12月,保定地区与保定市合并,为省辖市。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位置境域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介于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中心城区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与京津成三足鼎立之势。
地形地貌
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类。以黄海高程100米等高线划分,山区面积1098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9.7%。平原(含洼地)11124.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0.3%。
气候
保定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3.4℃,1月平均气温-4.3℃,7月平均气温26.4℃。年平均日照时数2511.0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6%。年平均降水量498.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68天;降水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年平均风速1.8米/秒。年平均蒸发量为1430.5毫米。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高温、雷暴、冰雹、大风、寒潮、大雾。
水文
保定市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中上游。大清河上游分为南北两支。北支水系上游为拒马河,自张坊出山口以下分为南、北拒马河。北拒马河在涿州市境内有胡良河、琉璃河、小清河汇入后称白沟河;南拒马河在定兴北河店有北易水、中易水汇入,白沟河、南拒马河在白沟新城汇流,以下称大清河。北支洪水经新盖房枢纽分别由白沟引河入白洋淀和新盖房分洪道入东淀。南支水系有潴龙河、唐河、孝义河、府河、漕河、萍河等,均汇入白洋淀,南支洪水经白洋淀下口的枣林庄枢纽入东淀。大清河水系流域面积4.3万平方公里,白洋淀以上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境内水系的最大特点是呈扇形分布,自成水系。保定市主要泄洪河道有5条,即永定河、白沟河、南拒马河、新盖房分洪道和潴龙河,河道总长202公里,堤防总长372公里;一般行洪河道9条,河道总长236公里,堤防总长393公里。白洋淀周边堤防长153公里。还有众多的支流行洪排水河道分布于山区、平原。东部有三个分洪滞洪区,即小清河分洪区、兰沟洼蓄滞洪区和白洋淀蓄滞洪区,总面积1366平方公里,区内人口84万人,耕地102万亩,设计滞蓄水量26.5亿立方米。
水资源
保定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6.2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22.2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9.7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6.32亿立方米。
植物资源
保定市山地林木为落叶林、乔木,主要有桦、杨、落叶松、油松、侧柏、栎类等。山麓和山沟有枣、柿、花椒、杏、核桃、山里红等经济林木。灌木主要有胡枝子、虎榛子、酸枣、荆条等。丘陵和平原主要有用材林和经济林。白洋淀附近主要生长水生沼泽植物。
矿产资源
保定市境内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9县,截至2015年,全市已发现矿产77种,已探明储量的59种,开发利用33种,主要矿种有煤、铁、金、铜、铅、锌、钼、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陶瓷原料等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其中煤矿5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1.56亿吨;铁矿20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2.25亿吨;钛矿3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69.45万吨;铜矿7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86.94万吨;铅矿5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11.58万吨;锌矿12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94.74万吨;钼矿6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36.14万吨;金矿13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6.32万吨;银矿12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996.11吨;熔剂用灰岩1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550万吨;冶金用白云岩2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1.001亿吨;石棉1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208吨;云母3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32.09万吨;水泥用灰岩9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4.05亿吨。
人口
截至2019年末,保定市常住人口939.9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14.04万人。城镇化率54.6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0.23‰,人口死亡率为6.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2‰。(不含定州雄安)
民族
保定市境内主要民族为汉族,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
方言俚语
保定话是保定市地方方言,属汉藏语系冀鲁官话保唐片,为四声调、无入声、部分儿化(很多er不与前面的字连读,而是独立成wer)、不分尖团,轻声少于普通话,一声较普通话更低平,少有二声(普通话里读一声的字在保定话里读一声或三声)。
民间文艺
保定老调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老生调,从元代时尚小令“河西调”变化而来。保定老调是河北省古老地方剧种之一,也是保定特有的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早期老调行当以生、净为主,而生、净两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为区别于河北梆子,故名老调梆子,即老调剧种。
涿州皮影
涿州皮影是流传于保北涿州、定兴等地的“皮影戏”。演出时使用的文场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四胡、扬琴、小三弦等,随之就有了伴奏音乐和过门。武乐还有大镲、大铙等。音乐结构属于板腔、曲牌综合体,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琴腔、垛板、还魂调、悲调,曲牌有“三赶七”等。行当分生、旦、净、丑,各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
满城寸跷
寸跷发源于满城县东于河村,据说由宫庭舞演变而来,已有2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九十年代初,满城县文化馆组织人员深入乡村对该濒临灭绝的古文化遗产进行发掘整理,并将其搬上舞台映屏。在1991年正月初一,由该县编排的寸跷舞《小羊倌》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
高洛古乐
涞水县义安镇高洛村古名“高乐”。“高乐”是一种古老的、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其中的祭祀音乐相传是华夏音乐始祖伶伦4800年前所创的“黄帝家庙”祭祀音乐的变存。“高洛音乐会”是高洛村民自愿参加、义务排练、义务演出的民间器乐演奏花会。2006年,冀中笙管乐(高洛音乐会)被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雄县赵岗古乐
保定赵岗音乐会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传承的乐曲内涵和谱式可追溯到唐朝晚期。由佛教曲、道教曲、民俗曲组成,表现形式有唱诵和器乐演奏,使用的乐器和传承演奏的方式仍以传统方式进行,吹奏乐有管子、笙、笛子、云锣,打击乐有鼓、铙、钹、铛子。
饮食文化
保定是中国第九大菜系“冀菜”发源地,从保定历代文物中的谷物工具、熟食陶器,还有商代的爵,中山国当时的羊羹等,都印证了保定饮食的历史。保定传统小吃和菜肴有驴肉火烧、白运章包子、牛肉罩饼、大慈阁香油、高碑店豆腐丝、卤煮鸡、茶纹松花蛋等等。
保定传统小吃驴肉火烧 | 驴肉火烧是一种传统小吃,即把熟驴肉夹到火烧里食用。驴肉火烧起源于保定市徐水区漕河镇,在保定乃至华北地区广为流行。其主料驴肉具有高蛋白,高氨基酸,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特点。 | |
白运章包子 | 白运章包子是保定特产之一,其选用的牛羊肉必须是鲜嫩的,专挑脊背肥瘦相宜的花羔肉,定点购用小磨香油,包子皮选用优质面粉烫面制成。做出的包子皮薄、边窄、馅大、油多,形状像铃铛,隔皮能看到馅。1958年,在全国饮食评比时,“保定白运章包子”与“天津狗不理包子”并列第一。1980年又被评为河北省优质风味食品名牌产品。 | |
大慈阁香油 | 大慈阁香油历史悠久,据载始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原产自大慈阁禅院的香油坊。八百年来一直采用传统小磨工艺生产。 | |
茶纹松花蛋 | 茶纹松花蛋,又名皮蛋,是白洋淀名特产品之一,主要特点为色泽鲜亮,茶纹清晰。切开后,松花呈墨绿、黑、浅褐、深褐四圈颜色。 |
特色节庆
顺平桃花节
保定顺平县桃树面积达14万亩,每年仲春四月,该县浅红、深红的桃花会开放。2000年起,顺平开始举办桃花节,至2014年8月,累计接待游客逾330万人次。顺平桃花节也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节庆中华”协作体首批70家成员单位之一。
敬老健身节
保定有“长寿之城”之称,自古以来,居民就有强身健体的习惯,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由于这一特殊原因,其平均寿命明显高于全国,一年一度的中国保定敬老健身节是保定独有的节日,自1991年开始举办。
空竹艺术节
保定市自2008年开始举办国际空竹艺术节,节上主要举行空竹技艺展涿州花灯节示、空竹论坛、空竹文化长廊展示、空竹艺术节摄影大奖赛、空竹博览会等活动。使空竹这项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白洋淀荷花节
白洋淀荷花节是保定安新县为塑造白洋淀旅游品牌形象,提升白洋淀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自1991年开始举办的文化旅游节。
涿州花灯节
涿州花灯节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因坐落在涿州南北大街中间的“通会楼”而得名,清末民初时列为涿州八景之一,称作“通会灯市”,是保定市传统文化活动之一,主要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之夜举行。
安国国际药材节
安国古称“祁州”,素有“千年药都”之誉,自明朝起,就有“春五秋七”年年举办药王庙会的习俗,改革开放后逐渐沿袭成为每年一届的安国国际药材节和医药保健品交流会。
满城红叶柿子节
保定市满城区是“中国磨盘柿之乡”,几万亩柿树森林分布于满城神星柿子沟内的6个村庄周围,从2002年开始,该县每年在“十一”旅游黄金周到来前举办“金秋红叶柿子节”,期间会有民俗文化表演、文人采风、柿子采摘、柿树领养、柿王评比等特色活动。
名优特产
●工艺品
1.雄县黑陶
雄县黑陶是保定雄县传统工艺品,利用雄县当地红胶土作原料,经过手工拉坯成型、晾晒、轧光、画线、雕花以及烧结等多道工艺程序,制作成乌黑、银灰、紫靛等多种色泽的黑陶工艺品。
2.曲阳石雕
曲阳石雕是保定曲阳的传统雕刻艺术,主要采用当地白石雕刻。从满城汉墓出土的石俑到元明清三代的宫殿主要建材,再到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代表的当代建筑,都有曲阳石雕的身影。
3.曲阳定瓷
定瓷,即定州窑陶瓷,产于保定曲阳。定瓷烧制始于唐,兴于北宋,失于元。定窑同当时的汝、钧、官、哥窑一起,称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窑。《归潜志》有联语:“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此外有红、黑、紫诸色。
4.白沟泥人
白沟泥人产于保定地区白沟河畔白沟镇。它起源于清代,在乾隆时期最为兴盛。当时白沟河畔家家都精于捏塑,“白沟泥人”由此而盛名。俗称“泥人”,实为“彩塑”。
5.易水砚
易水砚产于古易州,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宋,与端砚、歙砚齐名,为中国制砚之鼻祖,历代为宫廷贡品。弘治《易州志》载:砚石有紫、绿、白、褐诸色,质细而硬,为砚颇佳。
6.易县绞胎瓷
绞胎陶瓷简称绞胎,始于唐代,宋代靖康之变后中断。河北易县张保军198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后,自愿要求回到农村,专心致力于绞胎陶瓷技艺的研创。他不仅使传统的绞胎陶瓷得以恢复,还开创了现代绞胎陶艺新体系。
7.安新苇编画
安新苇编画采用白洋淀纯天然芦苇,经手工整料、雕刻、着色(用熨烫的方法)、粘贴、装裱而成。整个画面80%为芦苇自然色,20%左右用熨烫碳化而成。
8.高阳纺织
高阳纺织始于明末,兴于晚清,盛于民初。20世纪上半叶,产量占华北地区三分之一。清朝直隶总督方观承曾以乾隆皇帝观视保定腰山王氏庄园的棉行为背景,组创出一组棉花图,上呈乾隆皇帝,得到赏识。
9.保定铁球
保定铁球,又名健身球,是保定传统的汉族民间工艺品。保定的中老年人,特别喜玩铁球,一般用一只手托着两个铁球玩耍,以舒筋活络,强身健体。
红色之城
保定有“红色之城”之称,是中国早期革命家的摇篮——留法勤工俭学的发祥地。在土地革命时期,保定创建了中国北方最早的红色政权“阜平苏维埃”;高蠡暴动、五里岗暴动、二师学潮等革命运动先后发生。在抗日战争中,保定军民写下了许多英雄诗篇,从狼牙山五壮士,到白洋淀的雁翎队,从保定外围的敌后武工队,到冀中平原游击战斗的冉庄地道战,到处是杀敌的战场。保定还产生一批红色文艺经典,如《地道战》《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敌后武工队》《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红旗谱》等等。
概况
保定是兼有平原、湖泊、湿地、丘陵、山地、亚高山草甸的地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截至2019年12月,保定市有国家AAAAA级景区3处,即野三坡、白石山、清西陵,国家AAAA级景区12处,即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易县狼牙山景区、满城汉墓景区、阜平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阜平天生桥景区、曲阳北岳庙景区、曲阳虎山景区、涞水鱼谷洞景区、白沟和道国际箱包城、徐水巨力刘伶醉、高碑店奥润顺达门窗城、易县易水湖景区。
截至2019年12月,保定市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清西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68处,未定级文物点1996处。市区中心有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衙署直隶总督署。全市在册博物馆(纪念馆)21个。
保定市部分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序号 | 名称 | 级别 | 地址 | 类别 |
1 | 大慈阁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穿行楼北街57号 | 古建筑 |
2 | 古莲花池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裕华西路246号 | 古建筑 |
3 | 保定钟楼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裕华西路北侧 | 古建筑 |
4 | 直隶总督署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裕华西路301号 | 古建筑 |
5 | 淮军公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恒祥南大街627号 | 古建筑 |
6 | 清河道署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兴华西路3号 | 古建筑 |
7 |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东风东路585号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8 | 育德中学旧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金台驿街86号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9 | 直隶审判厅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法院东街236号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10 | 光园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永华南大街105号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11 | 保定天主教堂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裕华西路245号 | 古建筑 |
12 | 稻香村“糕点铺”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西大街195号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13 | 杨继盛祠堂(1)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皇华馆街 | 古建筑 |
14 | 杨继盛祠堂(2)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大金线胡同 | 古建筑 |
15 | 天水桥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长城南大街南关府河之上 | 古建筑 |
16 | 古城墙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天威中路动物园北侧 | 古建筑 |
17 | 观音堂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裕华园小区内 | 古建筑 |
18 | 大汲店戏楼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竞秀区大汲店村内 | 古建筑 |
19 | 忠烈祠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皇华馆街杨公祠北侧 | 古建筑 |
20 | 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西下关街18号 | 古建筑 |
21 | 贤良祠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西大街629号 | 古建筑 |
22 | 慈禧行宫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保定市第二中学院内 | 古建筑 |
23 | 刘守庙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天威东路538号市中医院内 | 古建筑 |
24 | 清真西寺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清真寺街 | 古建筑 |
25 | 关岳行宫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力高豪园内 | 古建筑 |
26 | 东清真寺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长城南大街382号 | 古建筑 |
27 | 清真女寺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清真寺街 | 古建筑 |
28 | 城隍庙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市府后街古城宾馆院内 | 古建筑 |
29 | 乾义面粉公司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长城南大街681号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30 | 第一客栈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唐家胡同18号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31 | 石家花园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保定市第一医院内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32 | 协生印书局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永华南大街390号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33 | 关西街教堂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关西街91号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34 | 乐寿园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河北农大幼儿园北侧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35 | 同仁中学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池区保定第一中学院内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36 | 刘春霖墓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竞秀区复兴西路中鲁岗村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参考来源: |
景点
保定市部分代表景点
名称 |
简介 |
图片 |
---|---|---|
白洋淀 |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位于保定市东约45公里安新县境内,是小兵张嘎故事的发生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40] | |
野三坡 | 野三坡位于保定市涞水县境内,是一处新兴旅游区,为国家5A级景区,由七个各具功能的景区构成,分别是百里峡、拒马河、百草畔、佛洞塔、龙门峡、金华山以及三黄山。 | |
白石山 | 白石山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位于保定市涞源县城南15公里,核心景区面积54平方公里,最高峰佛光顶海拔2096米。 | |
狼牙山 | 狼牙山坐落在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状若狼牙而得名。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 | |
清西陵 | 清西陵位于保定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 | |
虎山风景区 | 虎山景区地处太行山深处,主山(虎山)因其山顶的一块巨石颇似蓄势待发的猛虎而得名。景区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 | |
北岳庙 | 北岳庙位于保定市曲阳县境内,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岳庙是汉代和清朝封建皇帝遥祭北岳恒山的地方,坐北朝南,长达542米、宽321米,其中建筑面积达到380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