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是海南省直辖县级市,地处海南岛中南部腹地,是海南岛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也是海南省中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五指山市是有名的“翡翠山城”[E5地名网www.ehome5.net],因海南岛上最高山峰五指山而得名,有五指山市热带雨林、海南民族博物馆、七指岭 、热带植物园、中华民族文化村、卧龙山、太平山瀑布、琼州学院 、海瑞祖居、琼崖公学纪念亭、鹦歌岭、甘什岭、民族博物馆和仿古黎村、白沙起义纪念馆、仙龙洞 、黎苗民族歌舞长廊、木色旅游度假风景区等风景名胜。
区划名称 | 五指山市 |
---|---|
行政级别 | 县级市,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
区划代码 | 469001 |
辖区面积 | 1169 km² |
人口数量 | 10.60 万人 |
车牌代码 | 琼D |
电话区号 | 0898 |
邮政编码 | 572200 |
行政驻地 | 通什镇 |
气候条件 | 热带山区气候 |
地理位置 | 海南省中南部 |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通什镇 | 469001100 | |
南圣镇 | 469001101 | |
毛阳镇 | 469001102 | |
番阳镇 | 469001103 | |
县直辖村级区划 | 469001198 | |
畅好乡 | 469001200 | |
毛道乡 | 469001201 | |
水满乡 | 469001202 |
建置沿革
五指山古称通什峒,‘通什”是地名,黎语“通什”指山谷中连片的田地。后沿革为通什乡、通什镇、通什市。“通什”是黎语的汉字海南话译写,读tōng zá。
民国24年(1935年)3月前,通什地区分属崖县(今三亚市)、定安县、陵水县。
民国24年(1935年)3月,广东国民政府划出五指山区设立白沙、保亭、乐安(后改乐东)三县,隶属琼崖绥靖公署。民国25年(1936年)12月,隶属广东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通什地区分属保亭县、白沙县、乐东县。
1947年2月,琼崖独立纵队警卫营和猛进队围攻水满,击溃国民党地方武装水满联防大队,建立水满乡民主政府。
同年, 4月上旬 中央决定将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改为中共琼崖区委员会(简称琼崖区党委),直属中央和香港分局领导。
1948年6月,五指山地区解放。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1958年11月,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的决定,撤销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州人民委员会迁到海口与海南行政公署合署办公。
1961年1月,经中共广东省委批准,恢复自治州原办事机构,并于1962年3月迁回到通什镇办公(今五指山市)。1961年新成立的昌江县划归自治州管辖,这一时期,自治州下辖8个县。
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崖县撤县成立三亚市(县级)。
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通什市成立(县级),至此,自治州共管辖7县2市,继续享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优惠待遇。1987年,1月25日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在通什人民广场召开庆祝通什市成立大会,并举行挂牌仪式。同年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同时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2001年7月五指山市由通什市更名为五指山市。下辖冲山镇、南圣镇、毛阳镇、番阳镇、水满乡、畅好乡和毛道乡7个乡镇。
领导考察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到通什镇视察。
1987年2月5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视察通什市番茅黎村。
198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到通什市考察。
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江泽民视察通什市。
1989年1月,国家副主席王震到通什视察工作。
1991年9月7日,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铸到通什市进行工作访问。
1993年2月 国家民政部副部长、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多吉才让到通什市考察。
同年,5月11日莫桑比克总理马顺戈到通什市访问。
位置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五指山腹地,东南邻保亭县,西接乐东县,北连白沙县和琼中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9′-109°44′、北纬18°38′-19°02′,面积1128.98平方公里。
交通
经过20年的努力,海南‘田’字型高速公路网中的海南环岛高速公路已全部建成,为海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途径五指山市的海南‘田’字型高速公路网中的海南中线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建设中.
地貌
地质资料记载,山体基础系距今1.4亿至1.7亿年的中酸性喷出岩所覆盖。由于长期受自然因素的强烈侵蚀切割,山峰彼起此伏,形似五指,因此得名。境内群山起伏,河谷纵横,地势自东向西倾斜。
气候
五指山地区冬暖夏凉,不受寒潮侵袭,也不受台风影响。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使五指山生物种类繁多,植被分布为热带自然景观。土地组成以中酸性喷岩为主,加上历年植被的枯枝落叶腐烂,土地较肥沃,适于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生长。
五指山由于海拔高,纬度低,森林密布,光、热、水资源丰富。此地气候温和,属热带山区气候。年平均气温22.4度,1月平均气温17度,7月平均气温26度,极端最高气温35.9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690毫米,极端最大年降雨量为2810.4毫米,极端最少年降雨量为1055.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年平均日照为2000小时左右,有“天然别墅”和“翡翠城”之称。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高岭土,大理石,花岗岩,石墨矿,矿泉水等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
生物资源
全市有森林面积
860平方公里。森林中木本植物1400种,高级珍贵木材150多种,药用植物1000多种,还有名贵的五指山兰花100多种。五指山动物种类繁多,野生动物524种,占全国动物种类的22.2%许多生物种属为五指山区所独有。五指山热带雨林区有600多种蝴蝶,占中国蝶种的50%,它是唯一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的蝶种。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是以热带和亚热带科属植物为主。如山毛桦、樟科、金缕梅科等种类。还有少量的温带科属,如榛木科的海南特区鹅耳枥、槭树科的十蕊槭;粗榧科的粗榧属和杜鹃花科的杜鹃属等。主要群落有:陆均松、黄背栎群落;是海南的主要热带植被。
山顶矮林由于受山顶、山脊地形作用影响而成的。群落外貌特征为乔木比较低矮,分枝多,弯曲而密集,枝干上常有苔藓植物附生。主要群落有:栎子绸、厚皮香、海南杜鹃群落和广东松、五裂木、微毛山矾群落。它与山地常绿阔叶林是海南主要的水资源。
水资源
五指山市有丰富的水资源,境内大小河流32条,平均流量6.5亿立方米,水电蕴藏量7万多千瓦。已建成的毛阳河梯级电站是海南省“4321”重点水利工程,总装机容量为25000千瓦,年发电量为8000万度。
生态资源
五指山地区生态系统保持完好,空气自净能力强,经科学监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值、氮氧化物检验值,均低于国家下限标准0.05mg/和15mg/X ,空气纯净无粉尘,是避暑避寒、观光、疗养、康复、度假的胜地。
人口
全市人口出生率14.11%,死亡率6.16%,自然增长率7.95%。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0.6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57.24%。
民族
据《五指山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五指山市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4009人,占总人口的32.6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0113人,占总人口的67.34%。其中,黎族人口62491人,占总人口的60.02%;苗族人口为5641人,占总人口的5.42%。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733人,下降4.85%,占总人口比重下降2.79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5019人,增长7.71%,占总人口比重上升2.79个百分点。其中,黎族人口增加3091人,增长5.20%,占总人口比重上升1.12个百分点,苗族人口增加919人,增长19.46%,占总人口比重上升0.74个百分点。自古至民国时期,通什地区黎族社会存在具有特色的社会组织——峒。
至元二十八年,湖广行省平章阔里吉思派都元帅陈仲达(是年11月仲达病卒,其子接任,次年7月由副都元帅统兵)所部征抚五指山、黎母山各峒,历时3年,设黎兵万户府和屯田万户府,任用黎族峒首为万户。
永乐年间,明朝统治者在黎族地区实行土官土舍制,开始给倾心朝廷的黎族峒首以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军事权力,“将各处峒首选其素能抚黎民者,授以巡检司职事,其弓兵就于黎人内签名应当,令其镇抚向化”,以加强对黎族人民的统治。
康熙二十年,喃唠峒王乾雄聚众造反川总镇吴启爵统兵弹压,杀王乾雄等35人,并于红毛峒驻兵300人。
同年,毋葵毋贵(今通什市毛阳镇毛栈、毛贵村委会)等地黎族人民300多人,声援喃唠峒民,攻打官军营汛。吴启爵领兵驰援,破毋葵村杀10多人。峒民被迫逃散。
光绪十三年广西提督冯子材抵五指山,在仕阶村勒石“手辟南荒”;在水满峒设义学馆,俗称“冯公学馆”,延师教育黎族子弟,这是通什地区最早的学馆;以水满峒为中心,开凿贯通全琼的十字大道。
同年,胡传受两广总督张之洞委托,由广州抵达海南到黎区考察。十月二十一日由府城出发,互十六日抵达南丰(今儋州市南丰镇)。十一月三日到红毛(今琼中县红毛镇),后经他运(今琼中县什运乡)、打三乌,初五到毛阳(今通什市毛阳镇),又西行到毛赞(今通什市毛阳镇毛栈),又南行到毛贵(今通什市毛阳镇毛贵村委会)。又行十里到毛能、毛域(今通什市番阳镇毛域村),过河抵达凡阳(今通什市番阳镇)。初六日,遵札点左营勇数。初七,由凡阳复涉河而北,缘岸西行,三十里到南劳村(今乐东县境内),然后继续南行至崖州(今三亚市)。由崖州经陵水由岛东路返回府城。胡传在黎族地区亲睹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收集积累了众多关于黎峒基本情况的资料,写了《游历琼州黎峒行程日记》,其中写道:“自红毛以北,皆崇山峻谷。自凡阳以东,地稍开展,凡阳地面方广不过五六公里,四面环以山,海中介谓凡阳毛赞之间可建一大县,殆未来至其地,一观广狭。”胡传此次黎峒之行,为近代封建官员深入黎族地区考察政务第一人。
民国19年,美国牧师黄生括和中国传教士王保田、王保川、林日波在白沙峒黎族人王交良的带领下,从那大经白沙到番阳峒(今通什市番阳镇),在千打村设点传教。此后两年时间里,基督教从千打村先后传到番透、番板、洪吐、抱隆、红透、抱除、毛城、什南、雅曼等村寨。这些村寨或独建或合建有教堂。
民国22年12月上旬 ,琼崖抚黎专员陈汉光到水满峒(今通什市五指山乡)巡视,开展抚黎活动,并携带无声电影于方龙村放映。这是通什地区最早放映的电影。
黎族文身
黎族文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海南汉语叫“绣面”或“书面”。西文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黎族人把文身看成民族的标志。文身时不仅图有定形、谱有法制,连施术年龄亦有所规定。各族按祖传之图案进行文身,绝不能假借紊乱。例如,美孚黎妇女,以几何方形纹、泉源纹或谷粒文组成的图案,而润黎则以树叶纹或方块形成图案。青蛙是黎族最崇拜的动物之一。黎族文身常以青蛙作为主要图案。
不同支系的黎族有不同的纹法。现黎族年轻女子已经不再文身,留文身的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有专家呼吁尽快对黎族文身这一人类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据了解,黎族文身2006年被列为“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饮食文化
五指山市只有十多万人口,其中大部分为少数民族,以黎族居多,五指山市居民的饮食习惯深受黎族饮食习惯的影响。五指山市的居民一日三餐喜吃米饭或杂粮,喜食野味、野菜。
竹筒饭:竹筒饭又名香竹饭,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米饭被竹膜所包,香软可口,有香竹之清香和米饭之芬芳。
水满茶:水满茶是五指山野茶,长年生于云雾之中,得天地之精华,醇郁甘甜,且有防感冒,止腹泻,健胃醒神之效。
山兰酒:山兰酒是黎族采用所居山区一种旱糯稻 ---山兰稻酿制而得名。并采用了当地山中特有的植物,运用传统自然发酵的办法制成。可以说山兰酒是真正的绿色酒类。
椰子船:椰肉和糯米饭紧密结合,色泽白净,铁饭晶莹半透明,状如珍珠。硬软相间,脆糕结合,慢品细嚼,椰香浓郁,清甜爽口。看起来色泽晶莹,吃在嘴里软硬相间,椰香浓郁、清甜爽口。
清补凉:在夏季的五指山大街上,通常会看到一家连一家的清补凉摊,小摊前坐满了喝清补凉的人。清补凉原料少则十几种,多则二十几种,其中绿豆有清凉解暑的功效,西瓜有美白的功效,菠萝和椰肉是五指山的特色水果。
跳竹竿
“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过年过节 ,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跳竹竿时,8根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图案,4-8名男女青年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当竹竿分开时,双腿或单脚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拢又急速跃起,并不时地变换舞步做出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
苗族斗牛
海南苗族的斗牛活动是在锣鼓喧天的气氛中进行的。开始斗牛时,把两头牛的牛眼用树叶掩盖,牵到场地中后再揭开,两牛照面后怒目相视。主持斗牛的人一声令下,牛离开了主人,开始互相进攻,对撞牛角,进行决斗。周围的人热烈呐喊助威,调皮锣打鼓。经过激烈的角逐,斗上几个回合就可见分晓,败者或许败下阵来,或许当场死去,也有两败俱伤的。最后剩下优胜者。人们这时将三尺六寸的红绸布挂在牛犄角上,以示奖励。紧接着绕场一周,在鞭炮声中回寨。还摆庆功酒,喜庆斗牛胜利,奖励养牛有功的人。海南苗族斗牛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是养牛技术的比赛,从而可促进妞洋养牛活动。
三月三
“三月三”是海南省黎族的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爱情节,黎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黎族地区过三月三,目的是祭拜黎族的祖先,并祈祝农作、狩猎丰收。节日当天,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带着粽子和糕点,从四面八方来到五指山一带。白天,小伙子们打鱼,姑娘们煮饭烤鱼,然后将祭品放到有天妃和观音化石的岩洞口,祭拜祖先。同时青年男子背枪荷箭到深山密林去找猎物,把猎物献给心爱的姑娘。
当夜晚来临,河岸边燃起熊熊篝火,姑娘们和小伙子们开始欢庆活动。人们对歌、摔跤、拔河、射击、有的还荡秋千。在节奏明快的乐曲声中,黎族青年们翩翩起舞,跳起了打柴舞,打猎舞。男女青年各坐一边,互相倾诉爱慕之情,如果双方感情融洽,就相互赠送信物。姑娘们将亲手编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腰间,小伙子则把耳铃穿在姑娘的耳朵上,或把鹿骨做的发钗插在阿妹的发髻上,相约来年的三月三再相会。
原始村落
五指山初保村是保留最完整、最美丽、最独特的黎族民居群。地处五指山西麓的毛阳镇牙合村委会,是中国唯一保存古老原貌特色的黎族村落,也成为黎族生活、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初保村依山而建,村前有潺潺流水和层层梯田,全村58户320人全部住在极富黎族特色的杆栏式楼房(俗称“吊脚楼”)里,是区别于海南其他黎族船形屋的一个特例。初保村的黎族老人们大部分依旧保留着黎族人的生活传统,而年轻的一代大多受到了教育,有些还走到了外面去寻求生存和发展。
著名景点有五指山市热带雨林、海南民族博物馆、七指岭 、热带植物园、中华民族文化村、卧龙山、太平山瀑布、琼州学院 、海瑞祖居、琼崖公学纪念亭、鹦哥岭、甘什岭、民族博物馆和仿古黎村、白沙起义纪念馆、仙龙洞 、黎苗民族歌舞长廊、木色旅游度假风景区。
海南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观光园
海南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观光园,位于海南省五指山毛阳镇毛贵管区,距五指山市约20公里,在毛阳镇往乐东方向2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占地面积600亩,是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旅游景点之一,同时也是海南第一个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集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服务岛内外的公园。
阿陀岭森林公园
五指山市翡翠城北郊毗的阿陀岭,距离市中心1000米,在海榆中线200公里处。其四至范围:东至同甲三角岭913.0等高线,西至557.0山顶,南至三角岭719.5山顶,北至横头山538等高线。占地面积8066.7公顷,天然林面积7866.7公顷。其中南面有左右两条两南北走向的山脉,左条从主岭至阿里山度假村长度估计约3000米,右条从主岭到旅游山庄长度估计约4000米,左右山脉相距宽度大约700米至1000米不等,从主岭峰上向南面俯瞰,整体阿陀岭山脉如英语字母“U”的形状,峡谷深度200米左右,整个山岭区域森林覆盖面积约有16万亩。
五指山
五指山为海南第一高山,是海南岛的象征,五指山横亘于海南岛中部,最高峰海拔有1867米。由于长期受自然因素的强烈侵蚀切割,山峰此起彼伏,成锯齿状,故取名“五指山”。五指山山中晨凉午热,夕暖夜寒,故有一日四季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