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因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始建于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是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江津区东邻巴南区、綦江区,南界贵州省习水县[E5地名网www.ehome5.net],西接永川区、四川省合江县,北靠璧山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幅员面积3200.44平方公里,下辖5个街道、25个镇,常住人口138.70万人(2018年)。
区划名称 | 江津区 |
---|---|
行政级别 | 市辖区 |
区划代码 | 500116 |
辖区面积 | 3200.44 km² |
人口数量 | 138.70 万人 |
车牌代码 | 渝C |
电话区号 | 023 |
邮政编码 | 402260 |
行政驻地 | 圣泉街道圣泉路99号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地理位置 | 重庆市西南部 |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几江街道 | 500116001 | |
德感街道 | 500116002 | |
双福街道 | 500116004 | |
鼎山街道 | 500116005 | |
圣泉街道 | 500116006 | |
油溪镇 | 500116101 | |
吴滩镇 | 500116102 | |
石门镇 | 500116103 | |
朱杨镇 | 500116104 | |
石蟆镇 | 500116105 | |
永兴镇 | 500116106 | |
塘河镇 | 500116107 | |
白沙镇 | 500116108 | |
龙华镇 | 500116109 | |
李市镇 | 500116110 | |
慈云镇 | 500116111 | |
蔡家镇 | 500116112 | |
中山镇 | 500116113 | |
嘉平镇 | 500116114 | |
柏林镇 | 500116115 | |
先锋镇 | 500116116 | |
珞璜镇 | 500116117 | |
贾嗣镇 | 500116118 | |
夏坝镇 | 500116119 | |
西湖镇 | 500116120 | |
杜市镇 | 500116121 | |
广兴镇 | 500116122 | |
四面山镇 | 500116123 | |
支坪镇 | 500116124 | |
四屏镇 | 500116125 |
江津,夏商属梁州,周属巴国,秦属巴郡。南北朝之前都是江州县属地。
南北朝时期,南齐武帝永明五年(公元487年)建县,为江州县。西魏(553-557年)改为江阳县,兼置七门郡,县治在今江津顺江;北周孝文帝元年(557年)县治迁至现今几江。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撤销七门郡。开皇18年(公元598年),因县城地处长江之要津而改江阳县为江津县,隶属于渝州。
唐代,武德三年(620年),划江津县西部设置万春县。武德五年(622年),改名万寿县。
宋朝,乾德五年(967年),撤销万寿县并入江津县。
元代,至元16年(1279年),属四川行省重庆路总督府自辖的录事司。
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设置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江津县仍属重庆。
清朝,江津县属四川省,康熙七年(1668年)改设川湖总督,康熙19年(1680年)又改为川陕甘总督治下川东分巡道重庆府。民国元年(1912年),重庆蜀军政府与四川军政府合并,设重庆抚府,后改为川东观察使,辖川东南54州、厅、县,后改川东观察使为川东道,辖36县,江津均在其中。
民国24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属四川璧山专区;1950年,璧山专区划归川东行署;
1951年1月,璧山专区由璧山县迁往江津县,改称为江津专区;
1960年,江津专区驻地迁往永川,仍称江津专区,1968年改为江津地区;
1976年1月,江津地区江北县归入重庆,将绵阳地区的潼南县划入江津地区,辖江津县、璧山县、永川县、合川县、潼南县、铜梁县、荣昌县、大足县(称之为江八县)。1981年,江津地区改为永川地区;1983年2月,撤销永川地区,其所辖八县并入重庆市,江津县属重庆市辖;
1992年,江津撤县设市,为省辖县级市,四川省政府委托重庆市政府代管;
1997年,江津市划归重庆直辖市管辖;
2006年撤市设区。
位置境域
江津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在北纬28度28分-29度28分、东经105度49分-106度38分之间,地处重庆西南部,东邻重庆市九龙坡区和巴南区、南靠贵州省习水县,西接四川省合江县,北连重庆市永川区、璧山区。东西宽80公里,南北长100公里,幅员面积321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跨盆东平行岭谷、盆南丘陵、盆周山地三个地貌区。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地形南高北低,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南部紧靠贵州以山区为主。北部华盖山等系华莹山支脉,南部四面山区系云贵高原过渡到四川盆地的梯形地带。全区最高海拔1709.4米,主城区平均海拔209.7米。
气候
江津区属北半球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热冬暖,光热同季,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润多阴等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8.4℃,年平均日照时数1141.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01.2毫米。年平均风速0.8米/秒,最多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蒸发量为805.5毫米。年雷暴日数37天。主要气象灾害有高温、干旱、低温阴雨、冰雹、大风、寒潮、雷暴。
水文
江津区境内河流主要属长江水系,河流有长江、綦江河、笋溪河、塘河、璧南河、临江河等。
人口
2018年,江津区户籍人口1492652人,其中城镇人口72.2万人。
2018年,江津区户籍人口中,男性为764328人,占总人口的51.2%;女性为728324人,占总人口的48.8%。
2018年,江津区户籍人口中,0-17岁人口为249048人,占总人口的16.7%;18-34岁的人口为292880人,占总人口的19.6%;35-59岁的人口为587286人,占总人口的39.3%;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63438人,占总人口的24.3%;百岁以上核实健在的162人。
民族
2017年,江津区户籍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495481人,占总人口的99.56%;少数民族人口6621人,占总人口的0.44%。
江津花椒
江津是“中国花椒之乡”,早在公元14世纪的元朝就开始种植花椒。境内花椒种植面积50万亩,位居全国三大花椒基地之首,鲜花椒年产量26万吨左右。
江津白酒
江津盛产高粱白酒,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土特产辞典》中,产自江津的“几江牌”白酒被列入中国97种名优白酒之中。江津米花糖
江津米花糖原为太和斋米花糖,始创于1910年,1979年被四川省商业局评定为优质产品。米花糖出名的有:“玫瑰”牌、“荷花”牌、“几江”牌、“芝麻官”牌。
江津柑橘
江津柑橘种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早熟有温州蜜柑,中熟有渝津橙、卡拉卡拉等,晚熟有清见、默科特、W·默科特、塔罗科血橙等。
江津芝麻杆
江津芝麻杆 以芝麻为主要材料,经过多道工序制成。芝麻杆从原辅材料取料到整个制作过程,按传统、严格的工艺流程和管理程序生产。
石蟆镇橄榄
石蟆镇橄榄是重庆江津的特产。石蟆镇是重庆市仅有的规模种植橄榄之地,是重庆市命名的“橄榄之乡”。
四面山风景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重庆市首批十大旅游度假区)
四面山风景区位于重庆西南部,属云贵高原大娄山北翼余脉。景区面积213.37平方公里,主要有望乡台、土地岩、龙潭湖、洪海、珍珠湖等八大核心景区、128个景点。
爱情天梯
(中国爱情朝圣地)
爱情天梯位于江津区中山镇常乐村。2006年,“爱情天梯”获评“中国当代十大经典爱情故事”,两位主人公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2012年,“爱情天梯”获评“重庆新地标”。2015年,“爱情天梯”获评人文胜地类“新重庆·巴渝十二景”。
四面山少林寺
四面山少林寺位于江津区中山镇白鹤村,由原双峰寺扩建而成。双峰寺原名景德寺,又名双景寺,始建于宋景德年间。寺庙旁边有古墓群,有保存完好的历代主持墓5座,明代和尚墓155座。
四面山少林寺包括大雄宝殿、藏经楼、祖师殿、地藏殿、观音殿、钟楼、鼓楼、佛学院宿舍、佛学院教室等建筑,传承禅宗佛法及南少林武术。其中的石刻、壁画、楹联合称寺内三绝。
清溪湖
(国家水利风景区)
清溪湖位于江津区蔡家镇,是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始建于1977年。清溪湖水库坝高45米,坝顶长188米。
黑石山风景区
(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市级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黑石山风景区位于江津区西南部,是江津聚奎中学所在地。有中国五十大书院之一的聚奎书院,“川东第一大礼堂”鹤年堂以及抗战遗址石刻群。
石门大佛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大佛寺位于石门镇境内,1956年8月16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直辖以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正殿为七重飞檐歇山式顶,琉璃瓦盖,通高24.84米,依崖而建。寺内有中国现存最大的脚踏莲花观音造像,通高13.5米,属深浮雕近圆雕石刻,该造像是中国第九大佛,是世界最大的观音菩萨石刻造像。
重庆影视城
重庆影视城位于江津区白沙镇,先后有《重庆谍战》、《雾都》、《母亲母亲》等近90部电影、电视剧在此拍摄。2018年7月2日,白沙影业正式挂牌,重庆市文化委授予白沙影业为“重庆影视摄制一站式服务平台”。